江神子/江城子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栏。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么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江神子/江城子注释赏析

注释

①陈和叔:名陈睦,嘉祐六年进士,累迁史馆修撰。赏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为观赏胜地。
②七朝: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此处说“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内的七个朝代。
③旧曲:南朝后主陈叔宝所制《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④潘鬓:晋人潘岳富文才,美仪容,三十岁开始有白发,后世即以“潘鬓”指中年鬓发斑白。
⑤抹幺弦:抹,弹琵琶的一种手法。幺弦,指弹琵琶的第四弦。
⑥子细:即仔细。因缘:佛家语,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这种结果的条件。因此相契谓之有缘,相乖谓之无缘。
⑦鸾胶:据《武帝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武帝大悦,名续弦胶。”

鉴赏

  此词为作者谪监郴州酒税,南贬途中与友人陈睦会于金陵赏心亭时所作。

  上片写登临怀古,忧心国事。“七朝”三句,写作者登上赏心亭,看到江山依旧,而文物已非,想起七个朝代都在这里兴国、繁荣和灭亡的历史事实,又想到宋灭南唐完成统一,而北宋后期却国势渐衰,前车之鉴,意义尤深,故忧心忡忡。尽管江水浩瀚、水天一色,却不忍凭阑远眺了。本句怀古伤今的感情都凝聚在一个“莫”字上。“千古”二句,“斜阳”除写景之外,又有抒写兴亡之感的象征意义。加上“千古”二字,自寓沧桑之感。以“长安”代指“汴京”。“无处问”表示自己身在江南,心恋京阙,坐罪遭贬,欲问国事而不能。“更隔秦淮”化用杜牧《泊秦淮》诗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写情转向写景,以景寓情。与友人盘桓至深夜,秦淮月亮格外明朗,照人无眠,听到水上传来音乐声,更是感慨万千。开头以“更”字领起,意为前句的斜阳,江山已足以使人伤怀,再加上月夜、旧曲,情何以堪?

  下片回思往事,嗟叹来日,国事难问,而自己命运多舛,仕途蹭蹬,双鬓已白,脸上已失去笑容,回忆起当年琵琶弹奏着动听的乐曲,似乎娓娓地诉说自己政治上的顺利,那是何等地美好啊!而眼下自己处于贬途,又是何等可悲。至此,作者失望已极。但失望而不绝望,最后三句,表白自己期待有朝一日,朝廷重用再回京师,使自己的仕途如断弦重续。当然这种希望是渺茫的,他心中明白,所以又复长叹“重别日,是何年?”,谓此地与友人别后,何时又能重别呢?有重别就得先有重逢,不说重逢,而直接说重别,意思更为深沉。上片以景结句,下片以情结句,饱含怀古伤今之情,深寓人世沧桑之感。追溯往事,寄慨身世,内容丰富,蕴藉深沉。

注释

①陈和叔:名陈睦,嘉祐六年进士,累迁史馆修撰。赏心亭:在金陵(今南京)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为观赏胜地。
②七朝: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此处说“七朝”系指包括南唐在内的七个朝代。
③旧曲:南朝后主陈叔宝所制《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④潘鬓:晋人潘岳富文才,美仪容,三十岁开始有白发,后世即以“潘鬓”指中年鬓发斑白。
⑤抹幺弦:抹,弹琵琶的一种手法。幺弦,指弹琵琶的第四弦。
⑥子细:即仔细。因缘:佛家语,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造成这种结果的条件。因此相契谓之有缘,相乖谓之无缘。
⑦鸾胶:据《武帝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武帝大悦,名续弦胶。”

张舜民简介

生平

  • 出生地:邠州(今陕西彬州)

百科介绍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之姊陈师道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

张舜民的诗词

鲸鱼

[宋代]

东海十日风,巨浪碎山谷。长鲸跨十寻,宛转在平陆。雷火从天来,砉然刳两目。肌肤煮和油,骨节分为屋。腥羶...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代]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

村居

[宋代]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

[宋代]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不及马嵬襪,犹能致万金。...

薄台

[宋代]

屈曲清溪十里长,净涵天影与秋光。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复拜朝散郎

[宋代]

曾为朝散已多时,起废皇恩许再为。学得子文无愠色,笑他白老强题诗。虽无妄想追前境,犹有贪心刻后期。祇向...

苏子瞻哀辞

[宋代]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邠诗人张谷齐物先生驰名京师四方晚隐於终南

[宋代]

能吟解饮张夫子,醉卧黄池谷口风。天地至宽容不得,劳君收拾画图中。...

跋范宽小景

[宋代]

对镜传神了不殊,岘山黄落数峰孤。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图。...

哀王荆公

[宋代]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百舌

[宋代]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深山乔木底,缄口过平生。...

还卷答徐长官

[宋代]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云台...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