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概述
宋淳祐七年(1247)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三二),调邵武军教授。由国子监出任为泉州通判摄郡守篆兼司舶,他剔除内部贪官,使徇私舞弊者不能得逞阴谋,他最终被授秘书丞。不附贾似道,景定初出知邵武军(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二年卒,年四十八。有《絅锦小板》,已佚。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秘书蒙仲墓志铭》、《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 方蒙仲诗,据《永乐大典》、《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人物详情
方蒙仲,福州侯官(治今福建福州)人,居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故史书一般作莆田人。但它的姓名和字则记载不一,有作“方蒙仲,字澄孙”者,有作“方澄孙,名蒙仲,以字行”者,甚至有的将方蒙仲与方澄孙作为两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5·政绩志·文秩2·宋·通判·方蒙仲》据《闽书》载:“方蒙仲,字澄孙,莆田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9·名宦1·方蒙仲》:“方蒙仲,字澄孙,莆田人。”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方澄孙,名蒙仲,以字行。” 《泉州府志·文职官》误将方蒙仲与方澄孙作为两人:一说是莆田人,淳熙间任;一说是莆田人,淳祐间任,摄郡兼舶。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亦见方澄孙之名,但其误同《泉州府志》。 邵武军教授,国子监库官 方蒙仲淳佑七年(1247年)进士及第,授邵武军教授,入为国子监库官。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 “淳佑七年,廷对万言,大约‘欲聚君子,明公论,以续国脉,强精神’。又‘请立涪陵后,锢秦桧子孙、窜史嵩之以谢天下’。擢甲科。 为邵武军教授。宾礼耆宿,作成俊乂,置贡士庄。秩满,监激赏所酒库。以忧去。 入为国子监库官,校艺南宫。坐商论去取,不能下气。”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9·名宦1·方蒙仲》:“淳佑七年进士。” 泉州通判摄郡兼舶 出通判泉州,摄郡守篆,兼司舶。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出通判泉州。”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9·名宦1·方蒙仲》:“由国子监出为泉州通判,摄郡守篆,兼司舶。剔除蠹弊,黥籍舞文之吏不得逞。” 终秘书丞 后为淮西制置司参议官,景定元年(1260年)擢知邵武军(明·嘉靖《邵武府志·卷4》),终秘书丞,景定二年(1261年)卒于任所,年四十八。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 “辟淮西制置司参议官。适元兵渡江,治法征谋悉见咨访。 元兵退,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著《女教》一书以崇风化;请立樵川书院,祠李忠定(李纲)以广教学。郡最闻,增一秩。 寻以秘书丞召,卒。”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9·名宦1·方蒙仲》:“终秘书丞。”
人物评价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 “澄孙高才能文,有气节,一时诸贤如方大琮、王迈、刘克庄皆与为友。 初以文字为贾似道所知,及似道相,澄孙独求补外,终其身。” 刘克庄《送方蒙仲赴辟江图分韵得既字》:“昔忝玉麟招,主君解衣衣。于时事会来,中原方鼎沸。封侯命大谬,更仆谈未既。俯仰四十年,岁月堪累欷。多垒诸公辱,万灶大农费。玁狁至于泾,颛臾近于费。譬如寝积薪,徒幸火然未。边人厌虏暴,别都尚王气。管钥居守尊,衮钺宗臣贵。呼吸草檄书,搜拣拔茅汇。粲粲玄英孙,鲁叟之所畏。枚邹愿游梁,陈阮亦客魏。非惟揖将军,抑可欢大尉。杀羊必及斟,啖鹅肯移毅。拙谋鄙画江,长策在耕渭。驾驭雄狡服,拊摩军民慰。要当扫旄头,宁论烂羊胃。病翁越世久,嚼蜡淡无味。胆薄怯观井,忧深遑恤纬。临分执玉手,苦言君勿讳。” 刘克庄《水龙吟(方蒙仲、王景长和余丙辰、丁已二词,走笔答之)》: “先生避谤山栖,戒门不纳高轩客。谁欤来者,吟诗张碧,诙谐侯白。礼数由他,谢郎著帽,王郎穿屐。且问花随柳,举杯邀月,那须预、人家国(用桓温语)。 香案旁边供职。鸟飞空、何曾留迹。翁铁汉,两贤安在,百夫之特。但愿王师,早俘颉利,早禽长狄。便太平无事,卖薪沽酒,骑牛腰笛。” 方蒙仲亦与方岳友善。方岳,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 方岳《送荔子方蒙仲》:“风枝露叶走筠笼,玉润冰寒擘绉红。自往胸中评史记,久闻格调略相同。” 方岳《韵方蒙仲高人亭》:“苔寒两不借,对面宁尔劳。欲语二三子,卑之毋甚高。”
人物著述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所著有《通鉴表微》、《洞斋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9·名宦1·方蒙仲》:“所著有《通鉴表微》、《洞斋集》。” 此外还有《絅锦小板》、《女教》、《义荘集》、《记过集》、《乌山集》、《和后村(刘克庄)梅花百咏》(今存85首)等。除最后一种外,几全佚。今仅《全宋诗·卷3351》据《永乐大典》、《诗渊》等辑得其诗百余首,编为1卷;佚文今存不过10余篇而已。 刘克庄《跋方蒙仲诗》云:“方蒙仲诗趣味清深,态度高雅;谓有未然,虽浮名虚誉,一世所宗,不肯随和。”
方蒙仲的诗词
爱梅
谩言同一嗜世尽爱梅人亦有
半开梅
含情笑不言政是多情处参得
采芹亭
百年亭子一朝新三舍先生遇
采芹亭
年时桂子例先开新岁芙蓉手
采芹亭
屋老知非一木支待时胜似有
采芹亭
武夷山顶足仙槎欲徃从之天
采芹亭
侧畔颓垣且莫支也须别相划
采芹亭
便好时时具小槎遍游水北水
采芹亭
叹息西湖湖上峰几人看得少
采芹亭
宜月宜风还宜雪烟雨冥蒙景
采芹亭
此中小住自为佳无奈看山眼
采芹亭
见说西湖又一新小楼高阁巧
采芹亭
洲墅楼前眼界新杜园池馆更
采芹亭
人道西南三数峰虽云峭拔欠
采芹亭
眼中光景几回新无限英雄一
采芹亭
屈指夫容次第开典衣去买海
采芹亭
短帽轻衫亦复家前村后陌柳
采芹亭
老山代出买山钱更贴前头碧
采芹亭
佳处知音若不多似将俚耳听
孤山梅
千古水仙玉坡以逋仙配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