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

里中馈杏得尝新,马上逢花始见春。勤苦著书如作吏,世间枉是最闲人。

翻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 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王启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周溶泉徐应佩)
------------------------------------------------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成都作。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于,沙暖睡鸳鸯。

(此章言春景可乐。摹写春景,极其工秀,而出语浑成,妙入化工矣。丽字、香字,眼在句底。融字、暖字,眼在句腰。)

杨慎谓绝句者,一句一绝,起于《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是也。今按:此诗一章而四时皆备。又 吴筠诗云:“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是一时而四景皆列。杜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四句似之。王半山诗:“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又从此诗脱胎耳。

罗大经《鹤林玉露》云:杜诗“迟日江山丽”四句,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 何异。余曰:不。上二句,见两间无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奠不适情。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呼。大抵古人好诗,在人如何看,在人把做如何用,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又“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等句,只把做景物看亦可,把做道理看,其中亦尽有可玩索处。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

此诗皆对语,似律诗中幅,何以见起承转阖?曰:江山丽而花草生香,从气化说向物情,此即一起一承也。下从花草说到飞禽,便是转折处,而鸳燕却与江山相应,此又是收阖法也。范元实《诗眼》曾细辨之。

其二

江碧鸟逾白①,山青花欲燃②。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③。

(次章言春过可忧。【周甸注】江山花鸟,著眼易过,身在他乡,归去无期,所触皆成愁思矣。前首全属咏景,此则对景言情。前是截五律中四,此是截五律下四。)

①谢脁诗“黄鸟度青枝”,不如杜句“江碧鸟逾白”,尤为醒豁。② 何逊诗:“天暮远山青。”梁元帝诗:“林间花欲然。” 庾信诗:“山花焰欲燃。”③ 陆机诗:“我行无归年。”五言绝句,始于汉魏乐府,六朝渐繁,而唐人尤盛。大约散起散结者,一气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若四句皆对,似律诗中联,则不见首尾呼应之妙。必如 王勃《赠李十四》诗:“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钱起《江行》诗:“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令狐楚《从军》诗:“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已上数诗,皆语对而意流,四句自成起讫,真佳作也。若少陵《武侯庙》诗:“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其气象雄伟,词旨剀切,则又高出诸公矣。莫谓“迟日”一首,但似学堂对句也。至对起散结者,如卢俟《南楼望》诗:“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有散起对结者,如 骆宾王《易水送别》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宋之问《别 杜审言》诗:“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照人。”杜诗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此即双起单结体也。如:“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此即单起双结体也,又有四句似对非对,而特见高古者,如 裴迪《孟城坳》诗:“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往。” 太上 隐者《答人》诗:“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则又脱尽蹊径矣。杜诗如,“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此散对浑成之作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

陈师道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 出生时间:皇祐五年(1053年)
  • 逝世时间: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廿九(1102年1月19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后山先生集》和《后山词》等

主要成就

“苏门六君子”之一

百科介绍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

陈师道的诗词

绝句四首

[宋代]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寄外舅郭大夫

[宋代]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捕狼·一狼将四子

[宋代]

一狼将四子,二岭走千羊。意得无前敌,时乖阙後防。宁知射生手,已发弩机张。会使乌鸢饱,空令豺虎伤。...

九日寄秦觏

[宋代]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莫鸦。九日清樽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

西江月

[宋代]

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肌香骨秀月中仙。雪满瑶台曳练。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馀妍。殷勤与插小婵娟...

绝句四首

[宋代]

芒鞋竹杖最关身,散发披衣不待人。三两作邻堪共活,五千插架未为贫。...

清平乐

[宋代]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

示三子

[宋代]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了佑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虞美人

[宋代]

城南观阁连云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来。尽带江南春色、放春回。青春欲住风催去。流水花无数。尊前触...

南乡子

[宋代]

晴野下田收。照影寒江落雁洲。禅榻茶炉深闭阁,飕飕。横雨旁风不到头。登览却轻酬。剩作新诗报答秋。人意自...

西江月

[宋代]

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破红展翠恰如今。把酒如何不饮。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晚云将雨不成阴...

妾薄命二首

[宋代]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