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
基本信息
晁说之的别称:字以道、伯以,号景迂生
晁说之的民族:汉族
晁说之的出生地:济州钜野
晁说之的出生时间:1059年
晁说之的逝世时间:1129年
晁说之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晁说之百科介绍
晁说之公元1059年至1129年字以道字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巨野今属山东人或说澶州今河南濮阳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晁说之主要作品
晁说之主要成就
进士及第
人物生平
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元符三年(1100),知无极县。应诏上言祗德、法租、辨国疑、归利于民、复民之职、不用兵、士得自致于学、广言路、贵多士、无欲速无好高名等十事。后历任监陕州集津仓、监明州船场,通判廊州、提举南京鸿庆宫、知成州。靖康初,召至京,任秘书少监兼渝德、寻以中书舍人兼詹事。力言三镇不可割,谏止钦宗不可弃汴京出狩。
个人作品
主要著作有《易商瞿大传》、《书论》、《易商小传》、《商瞿易传》、《商□外传》、《亲氏易式》、《晁氏诗传》、《诗论》、《晁氏书传》、《晁氏春秋传》、《春秋辩文》、《春秋年表》、《古论大传》、《论语讲义》、《壬寅孝经》、《五经小传历谱》、《周易太极传》三卷、《太极外传》一卷,均佚亡,《易玄星纪谱》、《易规》、《中庸传》、《景迂生集》、《因说》一卷、《易归》一卷、《尧典星日岁考》一卷、《洪范小传》一篇、《诗序论》一卷、《易玄星纪图》一卷。。
诗集作品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社会影响
高宗即位,接猷阁待制兼侍读。其说颇杂,不专一师。从司马光学《太玄》之学;又以邵雍弟子杨贤宝传其先天之学,以穷三《易》之旨;于泰山孙复之门,从姜至讲《洪范》;在关中留心张载之学。创景迂学派,主要弟子有朱弁、王安中。他守司马光疑孟之说,不喜《孟子》,奏请去《孟子》于讲筵。认为“六艺之志在《春秋》”,而纷然杂于释、老、申、韩不知其弊,是因不学《春秋》之过。其说经不苟同于先儒,以为博学而不阙疑,是诬先哲而欺骗后生。攻击王安石“新学”,尤不遣余力,指责害教,则三纲五常绝灭。言天不足畏,凶德不足忌,百姓或可骚扰之类,是害教。指鹿为马、一时跋扈之言论,颠倒破坏先王的格言,以天下为鹿而指之;不亦甚乎!又言王安石不应配享神宗,也不该配享孔子。他承袭张载之说,强调“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崇尚《中庸》,其书曰“戒慎”、“恐惧”,是言诚。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无为其所不为,能正其行为。无欲其所不欲,则能够正其心。主张人应志于道德,功名不足论。志在功名,富贵则不足论,志在富贵,则其与功名背道而驰。古人则顾是非,不顾利害。若顾利害,为古人所耻。而今人连利害亦不顾。古人责名必责实。但责名为古人所耻,今人名亦责。治学主张,论理,论自己之所当为,应以根本论。论事,论人之所当为,须从事势上论。其说专主北学,凡诂训多取许叔重《说文解字》、陆德明《音义》。亦采掇僧一行、李鼎祚、陆希声、王昭素、胡翼之等人所论。晚年颇信佛学,日诵《法华经》,自称“国安堂老法华”,又称“天台教僧”。吕东莱评谓“其学固杂,然质厚而少穿凿,可取者多”《宋元学案·景迂学案》)。在理学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晁说之的诗词
枕上作
年华又已暮客恨更难裁寒雁
打球图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
冬至日涂中
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
读沈下贤集绝句二呈圆机
晚来李杜擅文章无奈情何忆
辟谷
辟谷终无术求田早自慵病能
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二
冬来无雪待佳辰玉日飞霙喜
呈华藏密印
华藏有主人百界转纤埃主人
承议郎王东起挽辞二首
洛下书生誉秦川公子豪飘零
病卧闻韩公表雨中出谒
绿阴飞雨作秋容衰病呻吟高
叠後
病眼终朝更懒开难输心曲语
正月二十八日避难至海陵从先流寓兄弟之招仍
百困身犹在尪羸怯镜看干戈
致仕後闻夜雨
厚矣皇恩得谢休萧然白发更
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赵子和大夫
盗贼羌胡逐队行几家避难到
愁阑
淮南初客初尝起久客淮南愁
邓掾知言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的奖有意论诗报
骀荡残春恨霞馀散绮红游丝
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
君侯哦苦淡雅不爱深红冷眼
致仕後寄白莲然公
僧衣换却朝衣尽知悔知非恐
邓圣求作端明时尝赠予诗云妙论出六合微言破
白头关塞走匆匆曾玷山公启
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
江左多才士君诗醉玉红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