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翻译

注释
1、陈同父:即陈亮(1143—1194),字同父(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曾再三上书孝宗,反对和议。光宗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卒。有《龙川集》行世。《 宋史 》卷一百九十五有传。
2、东阳:即今浙江金华。
3、过:访问,探望。
4、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
5、朱晦庵:即 朱熹 ,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父松官福建,因家焉。晚年筑舍武夷山,讲学其中。为南宋理学宗师。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有传。
6、紫溪:镇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四十里,为建阳、上饶的必经之道。《朱文公文集·戊申与陈同甫书》有“承见访于籣溪,甚幸”等语,籣溪疑为紫溪之别称。
7、既别之明日:别后的第二天。
8、追路:追随,追赶。
9、鹭鹚林(lùcílín):地名,古驿道所经之地。韩淲《涧泉集》及俞德林《佩韦斋集》均有《咏鹭鹚林》诗。查《常山县志》载有鹭鹚山,谓在县治文笔峰西麓。常山县为信州入浙之道,疑鹭鹚林即在鹭鹚山之附近也。南宋史弥宁《鹭鹚林》诗:“驿路逢梅香满襟,携家又过鹭鹚林。含风野水琉璃软,沐雨春山翡翠深。”
10、方村:村庄名,在鹭鹚林西南。
11、怅(chàng)然:失望的样子。
12、不遂:没有成功。
13、泉湖:地名,在信州东,方村附近。吴氏泉湖四望楼:未详。
14、闻邻笛悲甚:向秀《思旧赋序》,谓经行 嵇康 吕安竹林旧句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乳燕飞》:《贺新郎》的别名,因 苏轼 《贺新郎》有“乳燕飞华屋”句而得名。
15、见意:表达意见。
16、索词:要我写词。
17、心所同然:两人内心所共同想到的。
18、长亭:古时在城外道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旅休息,或饯别亲友。
19、渊明: 陶渊明 ,这里指陈亮。陈亮没有做过官,所以 辛弃疾 把他比作躬耕紫桑的陶渊明。
20、风流:高洁宏远的风度和志趣。
21、酷似:非常相似。
22、卧龙诸葛:未出山前的 诸葛亮 。这里是称赞陈亮,说他和诸葛亮一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卧龙,比喻才能杰出的隐士。
23、蹙(cù)踏:踩踏。
24、剩水残山: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剩水残山谓穿池垒石,指园林之人工山水。
25、无态度:不成样子。陈同义《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开》诗:“去国衣冠无态度,隔帘花叶有辉光。”
26、料理:点缀,装饰。
27、风月:泛指风光、景色。
28、萧瑟:冷落,凄凉。
29、佳人:美好的人,指君子贤人、好友。这里指陈亮。
30、重约:重视约定。五年前,陈亮约访辛弃疾,因被诬下狱未能践约,此次方践旧约。
31、轻别:轻易地分别。
32、冰合:冰封住了江面。
33、车轮生四角:谓道路泥泞,车轮像长了角一样,不能转动,无法前进。 陆龟蒙 《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讬。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34、销骨:极度伤心。孟东野《答 韩愈 李观因戏张徐州》诗:“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
35、愁绝:极端哀愁。
36、“铸就”句:《资治通鉴》卷二六五:朱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此言没留住陈亮是个错误。费尽人间铁,用尽了人世上所有的铁。这里是用夸张的笔法,写友谊的深厚坚实。
37、长夜笛::《太平广记》卷二十四李謩条引逸史: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有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恡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傈,李生蹙踖不敢动,……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这里用此典关合题序“闻邻笛悲甚”之意,希望他不要把笛子吹裂,自己实在受不了笛声之悲。
白话译文
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你是那样看重信用来鹅湖相会,才相逢又轻易地匆匆离别。遗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冻不能渡,无法追上你,令人怅恨郁结。车轮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转动,这地方真让惜别的行人神伤惨切。试问,谁使我如此烦恼愁绝?放你东归已经后悔莫及,好比铸成的大错用尽了人间铁。长夜难眠又传来邻人悲凄的笛声,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让长笛迸裂。

辛弃疾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 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
  • 逝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美芹十论》

主要成就

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百科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清平乐.村居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青玉案元夕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

鹧鸪天

[宋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送剑与傅岩叟

[宋代]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满江红

[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代]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

水龙吟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