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翻译

【注释】:
此词写离愁,但能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刚健质朴的意境。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在胸中,怎么会挂在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至的感情,亦有所本。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写他的心“西挂咸阳树”,全赖“狂风吹”三字作为动力。而 徐俯词中的境界则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在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语出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语出《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但把原来的贬义改为褒义。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在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在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在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徐俯简介

生平

  • 逝世时间:1141年

百科介绍

徐俯(1075~1141)南宋初年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他是给事中徐禧之子、诗人黄庭坚的外甥。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因与宰相赵鼎政见不和,出朝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徐俯

徐俯的诗词

春游湖

[宋代]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浣溪沙

[宋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踏莎行

[宋代]

玉露团花,金风破雾。高台与上晴空去。举杯相属看前山,烟中乱叠青无数。皓齿明眸,肌香体素。恼人正在秋波...

鹧鸪天

[宋代]

宜笑宜颦掌上身。能歌能舞恶精神。脸边红入桃花嫩,眉上青归柳叶新。娇不语,易生嗔。尊前还是一番春。深杯...

鹧鸪天

[宋代]

绿水名园不是村。淡妆浓笑两生春。笛中已自多愁怨,雨里因谁有泪痕。香旖旎,酒氤氲。多情生怕落纷纷。旧来...

鹧鸪天

[宋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柳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

卜算子

[宋代]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

浣溪沙

[宋代]

新妇矶边秋月明。女儿浦口晚潮平。沙头鹭宿戏鱼惊。青箬笠前明此事,绿蓑衣底度平生。斜风细雨小舟轻。...

虞美人

[宋代]

梅花元自江南得。还醉江南客。雪中雨里为谁香。闻道数枝清笑、出东墙。多情宋玉还知否。梁苑无寻处。胭脂为...

踏莎行

[宋代]

素景将阑,黄花初笑。登高一望秋天杳。邀宾携妓数能来,醉中赢得闲多少。佳气氤氲,飞云缥缈。竹林更着清江...

卜算子

[宋代]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

鹧鸪天

[宋代]

满眼纷纷恰似花。飘飘泊泊自天涯。雨中添得无穷湿,风里吹成一道斜。银作屋,玉为车。姮娥青女过人家。应嫌...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