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征君湘中有怀(一作严维诗)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翻译

[注释](1)帙[音:“制”]:书套。(2)偏宜:只 适宜。(3)京洛:京城长安和洛阳。

[译文]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缓缓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乡,只能在万里之外做返家之梦。离家远游之客五更梦醒,更加寂寞忧愁。不用打开书套,只想登上酒楼。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张谓的诗,不事刻意经营,常常浅白得有如说话,然而感情真挚,自然蕴藉,如这首诗,就具有一种淡妆的美。
开篇一联即扣紧题意。“八月洞庭秋”,对景兴起,着重在点明时间;“潇湘水北流”,抒写眼前所见的空间景物,表面上没有惊人之语,却包孕了丰富的感情内涵:秋天本是令人善感多怀的季候,何况是家乡在北方的诗人面对洞庭之秋?湘江北去本是客观的自然现象,但多感的诗人怎么会不联想到自己还不如江水,久久地滞留南方?因此,这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引发了下面的怀人念远之意。颔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然而却时间与空间交感,对仗工整而自然。“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点时间,竟夕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颈联宕开一笔,以正反夹写的句式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愁情:翻开爱读的书籍已然无法自慰,登酒楼而醉饮或者可以忘忧?这些含意诗人并没有明白道出,但却使人于言外感知。同时,诗人连用了“不用”、“偏宜”这种具有否定与肯定意义的虚字斡旋其间,不仅使人情意态表达得更为深婉有致,而且使篇章开合动宕,令句法灵妙流动。登楼把酒,应该有友朋相对才是,然而现在却是诗人把酒独酌,即使是“上酒楼”,也无法解脱天涯寂寞之感,也无法了结一个“愁”字。于是,结联就逼出“有怀”的正意,把自己的愁情写足写透。在章法上,“京洛满”和“水北流”相照,“同游”与“为客”相应,首尾环合,结体绵密。从全诗来看,没有秾丽的词藻和过多的渲染,信笔写来,皆成妙谛,流水行云,悠然隽永。
淡妆之美是诗美的一种。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 高华,它虽然不一定是诗美中的极致,但却是并不容易达到的美的境界,所以梅圣俞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清雅中有风骨,素淡中出情韵,张谓这首诗,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李元洛)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一作严维诗)出处

全唐诗:卷197_23

张谓的诗词

玉清公主挽歌(代宗之女)

[唐代]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初封千户邑,忽驾五云车。地接金人岸,山通玉女家。秋风何太早,吹落禁园花。...

西亭子言怀

[唐代]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傍谿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官属...

官舍早梅

[唐代]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湖上对酒行

[唐代]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

送卢举使河源

[唐代]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邵陵作

[唐代]

尝闻虞帝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斑竹...

早梅

[唐代]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饯田尚书还兖州

[唐代]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送裴侍御归上都

[唐代]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别睢阳故人

[唐代]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

[唐代]

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扬州雨中张十七宅观妓(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

夜色带寒烟,灯花拂更然。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掩笑须欹扇,迎歌乍动弦。不知巫峡雨,何事海西边。...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