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凉叶萧萧散雨声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翻译

注释
1﹑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萧萧:落叶声。散:散播﹑散发。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2﹑淅淅:风声。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掩,铺散,遮盖。
3﹑黄华:指菊花。华,同“花”。
4﹑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5﹑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 黄庭坚 《胡宗元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6﹑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暂:顿时。
译文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
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
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
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
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
屋里,
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
吟唱之声逢秋更苦;
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
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
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
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
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元好问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太原秀容
  • 出生时间:1190年8月10日
  • 逝世时间:1257年10月12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鲜卑后裔)

主要作品

《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

主要成就

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

百科介绍

元好问(音取hào[1],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词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魏晋]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

眼中

[魏晋]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

骤雨打新荷

[魏晋]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似琼珠乱...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魏晋]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

论诗·万古文章有坦途

[元代]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临江仙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魏晋]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魏晋]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

京都元夕

[魏晋]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水龙吟陈希夷睡歌,有契予心,因衍之

[魏晋]

百年同是行人,酒乡独有归休地。此心安处,良辰美景,般般称遂。力士铛头,舒州杓畔,不妨游戏。算为狂为隐...

木兰花慢游三台二首

[魏晋]

拥ㄖㄖ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佳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

木兰花慢

[魏晋]

赋召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乔木...

水调歌头汜水故城登眺

[魏晋]

牛羊散平楚,落日汉家营。龙*虎掷何处,野蔓*荒城。遥想朱旗回指、万里风云奔走,惨澹五年兵。天地入鞭*...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