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送刘昱注释赏析

注释

(1)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2)郭:外城。
(3)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鉴赏

  刘昱不知何许人,从诗中可考见的,他与李颀是朋友,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两人当时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八月间,刘昱溯江西上,准备到九江去,李颀作此诗送别。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其时,“北风吹五两”。五两,是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谁是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浔阳,即九江,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试”字,即暗含比意。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此诗虽然是一首古体诗,但在古拗中时有律句,在散漫中夹带对偶,丰富多姿。如第一段头两句都是拗句,而第三句用律句;第二段四句七言诗,除第一句是连下五个平声字的拗句外,其余三句都是格律严整的律句,与七律仄起式的第二、三、四句平仄格律全同,在声律上兼有铿锵顿挫的音乐感、柔和婉谐的美感。再如“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两句,在前后一片散漫之中,突然插入工整的对偶句,正所谓“于局势散漫中求整饬”(《说诗晬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声韵与情境的配合方面,第一段用节拍急促的五言诗,配以短促的入声韵,抒写临别时激烈的情怀;第二段,情境由激烈转为舒展,声韵也随之转换,变五言为七言,化急节为慢声,配上悠扬的平声韵,更显情深意切。

翻译

注释
⑴刘昱(yù):作者的友人。
⑵苇(wěi):芦苇。 李时珍 《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⑶浪头:掀起的波浪。
⑷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⑸浔(xún)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⑹鸬鹚(lúcí):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⑺郭:外城。
⑻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⑼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白话译文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送刘昱出处

全唐诗:卷133_31

李颀简介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李颀集》

主要成就

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

百科介绍

李颀[1](690 751)汉族大约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

李颀的诗词

古从军行

[唐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

古意

[唐代]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

琴歌

[唐代]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

送陈章甫

[唐代]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代]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

送魏万之京

[唐代]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唐代]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

湘夫人

[唐代]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佩在芳洲。...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唐代]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窗外...

送魏万之京

[唐代]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

赠张旭

[唐代]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