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注释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写作背景

崔九曾与王维,作者同隐于终南山,从作者这首送崔九归山的诗中看得出来,崔九大约不大愿意再隐居下去了,于是有了作者的这一番劝勉。

评析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注释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裴迪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关中(今属陕西)
  • 出生时间:不详
  • 逝世时间:不详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送崔九》《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等。

百科介绍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诗人王维的好友。
裴迪

裴迪的诗词

送崔九

[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笑。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代]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文杏馆

[唐代]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后复回顾。...

辛夷坞

[唐代]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鹿柴

[唐代]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唐代]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漆园

[唐代]

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唐代]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辋川集二十首·木兰柴

[唐代]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木兰柴

[唐代]

苍苍落日诗,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

[唐代]

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泛泛鸥凫渡,时时欲近人。...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代]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闻说...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