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注释赏析

注释

①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向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②侯骑:侦察的骑兵。
③辽西:今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从军之乐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写边塞的环境,边塞之上,秋风萧瑟,送来鼓角的悲鸣,城头旌旗飘扬,落日沉沉,开篇先展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图景,交代时间、地点并点明了军旅生活,两句呈现六种意象,组合成一个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作为人物的背景。“少年”三句,推出主人公,一位潇洒威武的少年,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在词人眼中,这热血少年的飒爽英姿和这粗犷壮美的边塞相辉相映,少年点缀了边塞的雄阔,边塞衬托了少年的英武。他们充满了报国热情,洋溢着青春的浪漫气息,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想知道由谁来带兵。三句表现了少年战士的爱国激情。

  下片极写从军之乐。“侯骑”二句,清快跳脱,意谓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才”和“已”二字互相呼应,表现了边塞部队威名远扬,使敌人望风而逃的气势。紧接着他乐观自信地说“归期犹得柳依依”,打败了敌人胜利凯旋,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还可欣赏春天的美景。从时间上照应上片“秋风”,秋天出征,春天凯旋,部队的战斗力之强显而易见。最后以“春闺月,红袖不须啼”作结。在春暖花开之时,那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为思夫念远而悲啼了。结尾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

  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翻译

注释
①江月晃重山:词牌名。《词律》云:用《西江月》、《小重山》串合,故名《江月晃重山》。此词每阙上三句为《西江月》体,下二句用《小重山》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②嵩(sōng)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 元好问 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③”从军”二句:化用 王粲 《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④侯骑(jì):侦察的骑兵。
⑤蓟(jì)北:蓟州之北,汉唐塞北之地。
⑥辽西:今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⑦春闺(guī):春日的闺阁。
⑧红袖(xiù):代指佳人。
白话译文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等打完仗,回到故乡时,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时间不会太长。征人连战连胜,可以很快凯旋,闺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泪。

元好问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太原秀容
  • 出生时间:1190年8月10日
  • 逝世时间:1257年10月12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鲜卑后裔)

主要作品

《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

主要成就

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

百科介绍

元好问(音取hào[1],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词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魏晋]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

眼中

[魏晋]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

骤雨打新荷

[魏晋]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似琼珠乱...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魏晋]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

论诗·万古文章有坦途

[元代]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临江仙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魏晋]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魏晋]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

京都元夕

[魏晋]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水龙吟陈希夷睡歌,有契予心,因衍之

[魏晋]

百年同是行人,酒乡独有归休地。此心安处,良辰美景,般般称遂。力士铛头,舒州杓畔,不妨游戏。算为狂为隐...

木兰花慢游三台二首

[魏晋]

拥ㄖㄖ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佳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

木兰花慢

[魏晋]

赋召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乔木...

水调歌头汜水故城登眺

[魏晋]

牛羊散平楚,落日汉家营。龙*虎掷何处,野蔓*荒城。遥想朱旗回指、万里风云奔走,惨澹五年兵。天地入鞭*...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