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

fáng yù [fang yu]
繁体 防禦
注音 ㄈㄤˊ ㄩ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防御 fángyù

(1) 防守抵御

defense

词语解释

  1. 防守,抵御。

    《吕氏春秋·论人》:“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先是贵院会同本司具题用银一万两,募 山东 兵三千名,到 江 南防御。”

  2. 关禁。指防守抵御的设施。

    《后汉书·班固传下》:“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李贤 注:“防御谓关禁也。”

  3. 防备,戒备。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此人必有异谋,不可不加防御。”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一章三:“开始是囝囝的笑,抹去她所有对人的防御的心。”

  4. 本为官名。防御使的简称。后渐成为对士绅的尊称,与员外、朝奉相似。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徐防御》:“适 显仁太后 患目疾,访草泽医,遂获展效,补官与宅,锡賚不胜计,称为 徐防御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那市上有个富户 吴防御 ,妈妈 潘氏 ,止生一子,名唤 吴山 。”

  5. 清 代驻防旗兵低级军官之名,设于佐领之下。

引证解释

⒈ 防守,抵御。

《吕氏春秋·论人》:“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明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先是贵院会同本司具题用银一万两,募山东兵三千名,到江南防御。”

⒉ 关禁。指防守抵御的设施。

《后汉书·班固传下》:“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李贤注:“防御谓关禁也。”

⒊ 防备,戒备。

清李渔《玉搔头·分任》:“此人必有异谋,不可不加防御。”
丁玲《阿毛姑娘》第一章三:“开始是囝囝的笑,抹去她所有对人的防御的心。”

⒋ 本为官名。防御使的简称。后渐成为对士绅的尊称,与员外、朝奉相似。

宋洪迈《夷坚甲志·徐防御》:“适显仁太后患目疾,访草泽医,遂获展效,补官与宅,锡賚不胜计,称为徐防御。”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那市上有个富户吴防御,妈妈潘氏,止生一子,名唤吴山。”

⒌ 清代驻防旗兵低级军官之名,设于佐领之下。

防御的国语词典

医生。

防御的网络释义

防御 (心理学词语)

  • 心理学上是指无意识的保护反映。从精神分析来看,这些机制大体上是由于“自我”要在个人冲动和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和谐。
  • 个体应付或适应挫折情境的防御方式,如文饰作用、表同作用、升华作用、压抑作用、反向作用等。作用在于保护个体免遭焦虑的侵袭和折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防御机制能使个体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面对现实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防御机制则使个体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他逃避现实,甚至歪曲现实而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 防御造句

    军民齐心协力构筑起坚固的防御。
    是疾病的防御而不是成功的治疗,引起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丑者每多勇于前进。在防御方面,因为时刻遭人嘲笑,所以久之便会养成谨慎的习惯,同样的,与人竞争时也很能刻苦耐劳;又因个人成欲报复嘲笑,所以丑者多长于探觅他人的弱点。
    我们要加固堤防,防御洪水的袭击。
    那一眼,我们相互对视,凝望的眼中带着防御,只为掩饰内心的探寻。
    如果你错了别人打你,那么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只要我方继续加强防御工事,对方屡攻不进,就会知难而退。
    尽管敌方修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但仍然挡不住无坚不摧的我军。
    敌人的防御线彻底崩溃。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疾病是一个攻击性的势力,内在的能量是防御性的力量。
    保持国土不受损失决不能作为整个防御的目的,只有缔结一个有利的和约才是目的。
    进攻永远比防御代价大,直到它能压倒防御。
    防御战并不排斥攻击,攻击战亦不排斥防御,虽然其目的是在突破边界,侵入敌境。
    正如谨慎应该是防御者的保护神一样,大胆和自信应该是进攻者的保护神。
    没有还击的防御是根本不可设想的,还击是防御的一个完整的概念。
    进攻意味着机动力,目的是实施突破,粉碎防御一方的环形防御,并撕裂其纵深防线。
    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
    防御的全部艺术在于迫使进攻者在正面进攻中耗尽力量。
    不管在进攻中还是在防御中,始终要派出警戒分队。

    汉字详情

    fáng [f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yu]
    部首: 303
    笔画: 12
    五笔: TRH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OML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不可以御蓬。——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驾临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名词

    (1) 驾驶车马的人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 庄贾杀以降 秦。——《史记》

    (2) 车和马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 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出御便殿。——清· 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动词

    (1) 息止;禁止;阻止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英文翻译

    drive, ride; chariot;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ng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5 [海陆丰腔] ngi6 [梅县腔] ngi5 ham2 [宝安腔] ng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yi4 [台湾四县腔] ngi5 [陆丰腔] gni6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ghe6(gŭr) ghe7(gū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倨去聲開口三等ŋĭongioh/ngi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