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

gōng jī [gong ji]
繁体 攻擊
注音 ㄍㄨㄥ ㄐ一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攻击 gōngjī

(1) 发起或发动进攻

发动总攻击
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茹志娟《百合花》
launch an offensive;attack

(2) 对…发动军事进攻

机群在攻击目标之后安全返回
strike

(3) 激烈指责;中伤

不准进行人身攻击
attack

引证解释

⒈ 进攻打击。

《史记·秦始皇本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
唐武元衡《塞下曲》:“白露溼铁衣,半夜待攻击。”
刘白羽《火光在前》第十章:“师决定派出一个团到敌人侧后方协同兄弟部队一部份进行攻击。”

⒉ 恶意指摘。

《后汉书·贾逵传》:“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从是攻击《左氏》,遂为重讎。”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不待章蔡復用,诸贤固已自相攻击而去矣。”
巴金《寒夜》十八:“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像仇敌似地永远互相攻击呢?”

⒊ 犹碰击。

前蜀贯休《冬末病中作》诗之二:“胸中有一物,旅拒復攻击,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

攻击的国语词典

以武力、语言或文字对人施加伤害。

如:「他义正词严,以事实澄清了对手的攻击。」

攻击的网络释义

攻击 (计算机术语)

  • 因其他个体或事物反对自己而采取的敌对性、破坏性的冲动行为或个体受到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进行直接攻击的行为称为攻击。
  • 攻击 (汉语词语)

  • 攻击,指发起或发动进攻。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
  • 攻击造句

    不能把善意的批评说成人身攻击。
    恐怖分子的炸弹攻击,不知使多少无辜民众肝脑涂地。
    游击队出其不意地攻击,把敌人打得狼狈不堪。
    对方辩友出其不意地攻击后,我方队员方寸已乱,大大失去水準。
    你一手提拔的小黄,他竟在老王面前攻击你,这种人真是狼心狗肺。
    我军已向敌军攻击,拿下敌占区,是指日可待的事。
    朱总司令授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敌人发起总攻击。
    我军从正面向敌人连续发动了攻击。
    若没有上帝的帮助,想攻击非利士人无异自取灭亡。
    对这样的攻击,我们应该针锋相对地予以还击。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使他摸不着头脑。
    我军的原则是先礼后兵,向敌军展开攻击。
    他对对手实施了明枪暗箭的攻击。
    别怕攻击你的敌人,提防讨好你的朋友。
    拂晓前,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攻击。
    鲁迅的杂文像一颗颗重型炮弹攻击着敌对营垒的黑暗和反动。
    敌军在我们的猛烈攻击下土崩瓦解了。
    我方代表在谈判桌上有力地反驳了对方的攻击。
    在八路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负隅顽抗的敌人最终还是缴械投降了。
    这部电影的场面很壮观,攻击时千军万马一拥而上,扣人心弦。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425
    笔画: 7
    五笔: A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容词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名词

    通“功”。功绩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英文翻译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ji]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F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U
    四角: 5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毄( )声。本义:敲击,敲打)

    (2) 同本义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3)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4) 攻击;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6) 碰撞;接触

    齐吴傍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击毂摩肩(车碰轮,人摩肩。比喻拥挤,热闹);击冲(撞击);撞击(运动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8) 杀;搏杀

    入水击蛟。——《世说新语·自新》

    数击杀响马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奋椎左右击。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9) 如:击斩(斩杀);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宋本广韵

    攻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