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如
词语释义
裕如
(1) 形容从容不费力
(2) 丰足有余
词语解释
丰足有馀貌。
汉 扬雄 《法言·五百》:“ 仲尼 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单木、鸟兽,裕如也。” 李轨 注:“学其道者,大小各随其本量而取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百亩之收,平岁为米五十石,上熟之岁,为米百石,二夫以之养数口之家,盖裕如矣。”
自足貌。
明 刘基 《裕轩记》:“饭一盂而饱,酒一升而醉,无求多於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 明 方孝孺 《朱方中像序赞》:“居官且二年,独携一子与居,敝庐萧然,壁无完土而牖无完纸,厨厩薪蒭几不属,处之裕如,不以动其心。”
宽容貌;和顺貌。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温成 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 宋 叶适 《草庐先生墓志铭》:“事父母兄无违志,朋友不倍其言,妻子裕如也,隣里懽如也,其行既修矣。”
自如貌。
明 刘基 《尚节亭记》:“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製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 曹靖华 《飞花集·前沿风光无限好》:“即便在猛烈炮火中,也从容镇静,应付裕如。”
引证解释
⒈ 丰足有馀貌。
引汉扬雄《法言·五百》:“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单木、鸟兽,裕如也。”
李轨注:“学其道者,大小各随其本量而取足。”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百亩之收,平岁为米五十石,上熟之岁,为米百石,二夫以之养数口之家,盖裕如矣。”
⒉ 自足貌。
引明刘基《裕轩记》:“饭一盂而饱,酒一升而醉,无求多於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
明方孝孺《朱方中像序赞》:“居官且二年,独携一子与居,敝庐萧然,壁无完土而牖无完纸,厨厩薪蒭几不属,处之裕如,不以动其心。”
⒊ 宽容貌;和顺貌。
引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
宋叶适《草庐先生墓志铭》:“事父母兄无违志,朋友不倍其言,妻子裕如也,隣里懽如也,其行既修矣。”
⒋ 自如貌。
引明刘基《尚节亭记》:“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清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製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
曹靖华《飞花集·前沿风光无限好》:“即便在猛烈炮火中,也从容镇静,应付裕如。”
裕如的国语词典
富足、充足的样子。
如:「措置裕如」。
裕如的网络释义
裕如
裕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衣,谷(
)声。衣物丰饶。本义:富饶。财物多。也指使富饶)(2) 同本义
裕,衣物饶也。——《说文》
有孚裕无咎。——《易·晋》
天地裕于万物。——《法言·孝至》
包众容物谓之裕。——《贾子道术》
裕其众庶。——《国语·吴语》
此今兄弟,绰绰有裕。——《诗·小雅·角弓》
(3) 又如:裕后光前(造福后辈,光耀祖先);裕民(使民众富裕);裕饶(富饶);裕民足国(裕国足民。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4) 宽裕
布施优裕也。——《国语·周语》
(5) 又如:裕利(大利,暴利);裕裕(宽余自如的样子);裕宽(松弛。不紧张);裕如(自如的样子);裕蛊(宽纵坏人)
(6) 宽大;宽容 。如:裕和(宽裕和顺)
动词
(1) 教导
乃由裕民。——《书·康诰》
(2) 又如:裕民(教导民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海陆丰腔] ri5 [陆丰腔] ji5 [东莞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客英字典] ji5 [梅县腔] j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裕 | 羊戍 | 以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jĭu | jyoh/ju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如 | 人諸 | 日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njo/rv | ɳ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