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色

jué sè [jue se]
繁体 腳色
注音 ㄐ一ㄠˇ ㄙㄜˋ

词语释义

脚色 jiǎosè

(1) 演员扮演的戏剧中人物

全班戏子都穿了脚色的衣裳
rol

(2) 差事;职务

当个极苦的脚色
official post

(3) 某一类型的人物

他是一个通文不通道的脚色
a type of person

(4) 来历;底细

去查一查他的脚色
origin

引证解释

⒈ 犹履历。 宋时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谓之“脚色”。

宋欧阳修《论班行未有举荐之法札子》:“或要人使,则临时祗看脚色点差,多是不副所选。”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张千,取他递的脚色来我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又不曾盘问客官出身,何故通三代脚色?”
清黄遵宪《番客篇》:“指问座上客,脚色能具详。”

⒉ 传统戏曲中演员的类别。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脚色所以分别君子小人,亦有时正色不足,借用丑净者。”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諢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 元院本旧制也。”
《快心编三集》第四回:“世誉把他一看,只好二十多年纪,生得五短身材,紫糖色脸,虽则做个小丑脚色,脸嘴原好,鲜眉亮眼,是个乖巧的人。”

⒊ 泛指演员。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后来渐渐説到他是一个老梨园脚色, 季守备脸上不觉就有些怪物相。”
《红楼梦》第九三回:“直等这齣戏煞场后,更知蒋玉函极是情种,非寻常脚色可比。”
巴金《灭亡》第十七章:“忽然汽车喇叭大鸣,群众挤得更加厉害,居然让出了一条路,因为演戏的脚色到了。”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二:“这焦光普虽说是个丑,可是个大脚色,唱就得唱出劲来!”

⒋ 泛指小说或影剧中的人物。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官场现形记》﹞头绪既繁,脚色復伙,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老实的说,剧中的脚色或人物,可以算是戏剧的重心。”
巴金《家》七:“明年春季游艺会里演剧,他担任《宝岛》里的李医生这个脚色。”

⒌ 特指某种人物。有时亦含贬义。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
清刀口馀生《被掳纪略》:“﹝英王陈玉成﹞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脚色。”
沙汀《磁力》:“茶馆的人物也无改变,永远是那一批脚色。”
姚雪垠《长夜》三六:“有些中小地主们请不到管家的和二驾光临,只好请二流和三流脚色。”

⒍ 犹本色,亦指真相或底蕴。

明胡应麟《诗薮·元》:“﹝刘梦吉﹞《龙兴寺》、《明远堂》等作,老笔纵横,虽间涉宋人,然不露儒生脚色。”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祇见外面一个人入来,到房门口探头探脑。公子大喝道:‘什么人敢来瞧俺脚色?’”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啐!你接得不好,倒底露出脚色来。”

脚色的国语词典

戏剧中的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咱班子里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一个衫子,都是括括叫,超等第一名的脚色。」也作「角色」。

如:「要找说客,他是一等的脚色。」

脚色的网络释义

脚色

  • 现在从业人员填写的履历表,古代叫做“脚色”,始见于隋朝。据《通鉴》载:隋炀帝时,虞世基执掌考核铨选官吏大权,“受纳贿赂,多者超越等伦,无者注色而已。”即是说,贿赂多的就给以提拔,无贿赂的只在其名册表格上“注色”作记号,因而得名“脚色”。
  • 脚色造句

    迎神赛会这一天出巡的神,如果是掌握生杀之权的,……那么,他的卤薄中间就另有一群特别的脚色鬼卒、鬼王,还有活无常。
    可是剧组将积极地与演员妮可基德曼停止谈判。替代索非亚范盖拉脚色。
    梦陨是……一款震撼人心的动作冒险游戏,其特点是可以独霸三个脚色,大批地址超出三个世界,令人感动的多终局章节设定,包含动作元素的冒险游戏编制,宏壮而悦耳的故工作节。
    就像生命中每个重要的转折一样,犹豫太多,决定太晚实现的又太暧昧,从头至尾,都落得是这样一个半路边缘的脚色。
    一是角色的脸谱化,生旦净末丑,不同脚色,脸谱不一,一望可知,角色分工十分明确,不易窜乱。
    这个人设计的建构、脚色和对话都赢得好评和大量的粉丝。
    如不美观一个家庭琅缦沔男女的脚色不是较着地分隔,家务事由双方分管的话,大男人主义就很难维持了。
    然而战场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常言说将熊熊一窝,袁继忠、康延泽本是宋禁军中的小脚色,文不成武不就,但忠心赵光义,才被委以节度使。
    郎筠玉演“脚色”起家,练得一身功夫,经她的演绎,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脚色性格很适合他,由他来演必然如鱼得水,最为理想。
    ——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别老把自己当成为民请命的脚色,大灰狼装老太太,你的尾巴往那里藏?嘴也长了点,这都是先天不足,还是保持本色好。
    资讯工业在国内工业发展中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脚色。
    郎筠玉演“脚色”起家,练得一身功夫。
    由此她从“脚色”转为青衣,结果取得很大成功,被人誉为“翻生千里驹”。
    在公司理财课程教学的第一天,我绕揭捉生们进行了一项脚色饰演勾当,饰演对象是一家陷入危机的大航空公司。
    信息工业在国内工业发展中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脚色。
    在每年的两会上,网络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脚色。
    演《西廂》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便巧。
    愈是无聊赖,没出色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

    汉字详情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FCB
    仓颉: BGIL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jué

    名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ok7 [客英字典] giok7 [台湾四县腔] giok7 ka2 [梅县腔] giok7 [海陆丰腔] giok7 ka2 [宝安腔] giok7 [陆丰腔] giok7 [东莞腔] gi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勺藥開入聲開口三等kiakkĭak
    sè,shǎi [se,shai]
    部首: 613
    笔画: 6
    五笔: Q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AU
    四角: 2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3)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4)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色露出沮丧的样子);色变振恐(恐惧得脸上变色);色庄(容貌庄重严肃);色智(表现在容色上的才智);喜形于色

    (5) 颜色

    五色令人目盲。——《老子》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又如:色衣(色服。除黑白二色以外的各种艳色衣服);色丝(彩色绸缎);色彩(彩色绸缎);古色古香

    (7) 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绝色佳人;声色;色阵(指冶艳女子聚集之所);国色(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

    (9) 色欲,好色 。如:色荒(过度沉迷于女色);色胆包天(好色之人,胆大妄为,不顾一切);色授(用神色传递内心的感情。多指男女之间的情爱);色长(妓院的男老板;教坊司乐工的头目);色中饿鬼(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10) 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空色皆寂灭。——陈子昂《感遇》

    (11) 又如:色身(佛家语。色,指有形、色、相的一切物,即所谓物质。肉身,即有形血肉之身;自四大(地、水、火、风)、五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而成,故称色身);色即是空(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12) 外表 。如:色仁行违(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色样(式样;模样)

    (13) 种类 。如:清一色;色色俱全;各色人等;色别(按种类分别);色额(种类、数量);色类(种类;类别)

    (14) 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吏部预选者甚多, 恺即不授官,皆注色而遣。——《北史》

    (15) 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他这银子是九五兑九七色的。——《儒林外史》

    (16) 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君占体,大夫占色。——《周礼》

    (17) 风景;景观

    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宋· 姜夔《扬州慢》

    (18) 又如:满园春色;湖光山色

    (19) 质量 。如:足色;成色;增色;减色;音色

    (20) 天色

    夜色语声绝。——杜甫《石壕史》

    (21) 又如:月色

    动词

    (1) 生气;变脸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2) 又如:色作(作色,改变脸色);色勃(骤然变色。发怒的样子);色动(脸色改变)

    (3) 惊惧

    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公羊传》

    (4) 另见 shǎi

    shǎi

    名词

    (1) 颜色 ——用于某些口语。如:掉色;退色;永不变色

    (2) 色子(即骰子) 。赌具,小立方体,一般用骨头制成,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如:色数(色子;骰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

    color, tint, hue, shade; form, body; beauty, desire for beauty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t7 [陆丰腔] set7 [台湾四县腔] set7 [客英字典] set7 [沙头角腔] siet7 [梅县腔] set7 [客语拼音字汇] sed5 [东莞腔] sek7 [宝安腔] s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所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srik/shokʃĭək

    脚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