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蜻蜓

shù qīng tíng [ shu qing ting]
繁体 豎蜻蜓
注音 ㄕㄨˋ ㄑ一ㄥ ㄊ一ㄥˊ

词语释义

倒立,脚下头上的立起来。

词语解释

  1.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元 郑光祖 《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在教场里竖蜻蜓耍子。”《西游记》第五六回:“ 行者 翻觔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竖蜻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宝》:“其党十餘人常聚集於其中,或掇石较力,或悬空架横木,为翻觔斗、竖蜻蜓诸戏。”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元郑光祖《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在教场里竖蜻蜓耍子。”
《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翻觔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竖蜻蜓。”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三官宝》:“其党十餘人常聚集於其中,或掇石较力,或悬空架横木,为翻觔斗、竖蜻蜓诸戏。”

竖蜻蜓的国语词典

倒立,脚下头上的立起来。

竖蜻蜓的网络释义

竖蜻蜓

  • 竖蜻蜓,读音 shuqingting,汉语词语,是指倒立。
  • 竖蜻蜓造句

    他一边竖蜻蜓,一边还和别人说起话来。
    表演者通常三人,他们逐层翻上九楼或十三楼,表演金鸡独立、白鹤亮翅、倒竖蜻蜓、刀劈四门、手纺棉纱等高难动作。
    伴着强劲的音乐节奏,女孩不断搔首弄姿,不时拔掉裙子,做出强烈的踢腿动作,还有如劈“一字马”、“竖蜻蜓”的高难度动作,引来不少喝彩声。
    姜昆认为,大赛中偏重技巧过多,相声新人虽然鼻子能吹口琴、身子能玩竖蜻蜓,但是“表面功夫多,实际功力浅”,明显“力度不够”。
    来个“竖蜻蜓”给大家瞧瞧,这可是一个“绝活”。
    有一次,他们宿舍发生了冲突,黑楠并没有简单地诉诸武力,而是啪地来了个竖蜻蜓,动作十分矫捷,大头朝下,嘴上还在喷吐着稀粥状的闽南话。
    表演船上倒竖蜻蜓的船老大阿纤今年已六十岁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和船打交道,长年在船上过日的他在闲暇时练就在船蓬顶上倒竖蜻蜓的绝活。
    狮驼岭,他又跑到老魔的肚子里,在肚子里打秋千,竖蜻蜓,翻跟头乱舞,完全是无法无天的顽童。
    为证明“没醉”女司机当街“竖蜻蜓”。
    处暑到,天渐凉,防秋燥,重养生,多吃瓜,多喝水,登山散步解秋乏。没事来段数来宝,闲时做个竖蜻蜓。早睡早起阳气足,抖搂精神迎曙光。祝福处暑快乐。
    完毕,他还不尽兴,又助跑几步蹿到树上,脚勾树干来了个倒竖蜻蜓。
    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我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追去,又喊又叫,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汉字详情

    shù [shu]
    部首: 507
    笔画: 9
    五笔: JC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EYT
    四角: 27108

    详细解释

    动词

    竖,竖立也。——《说文》

    竖,立也。——《广雅》

    槐树自拔倒竖。——《后汉书·灵帝纪》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长竿入城》

    又如:竖柜(一种直立的较高的柜子,前面开门,有的装有隔板或若干抽屉,多用来存放衣物等);竖一个目标来向它射击

    形容词

    (1) 纵。与“横”相反

    緅色斜临,霞文横竖。——南朝· 梁简文帝《明月山铭》

    (2) 又如:竖井

    (3) 短小 。如:竖褐(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名词

    (1) 童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

    (2) 又如:竖人(童仆)

    (3) 宫中供役使的小臣

    晋侯之竖 头须。——《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竖臣(小臣);竖宦(宦官)

    (5) 书法的直笔画,从上一直向下

    努者,中心竖画也。——张绅《法书通释》

    (6) 又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7) 童子,未成年的人 。如:竖子(小子。含贬义);竖儿(小人)

    (8) 古时对人的蔑称、贱称

    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9) 又如:竖夫(低贱的人);竖儒(对知识分子的鄙称;没见识的儒生);竖褐(古代童仆或穷人所穿的粗布短衣)

    (10) 对宦官的蔑称

    阉竖恐终为其患。——范晔《后汉书》

    (11) 姓

    英文翻译

    perpendicular, vertical; e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yu6

    宋本广韵

    qīng [qing]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GEG
    五行:
    仓颉: LIQMB
    四角: 55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蜻蜓

    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有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吕氏春秋·精谕》

    (2) 又如:蜻蜓撼石柱(比喻力量小却想动摇大东西,不自量力);蜻蜓吃尾巴(比喻自己吃自己)

    英文翻译

    dragonfl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n1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n1 [台湾四县腔] cin1 zin1 [客英字典] ciang1 zin1 cin1 [宝安腔] ciang1 cin1 [梅县腔] zin1 cin1 [东莞腔] z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tsĭɛŋcieng/zieng
    tíng [ting]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JTFP
    五行:
    仓颉: LINKG
    四角: 52141

    详细解释

    ——见[蜻蜓]( qīngtíng

    英文翻译

    dragonfly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n2 tien5 [陆丰腔] tin3 [台湾四县腔] tin2 tien5 [宝安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东莞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