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饭
词语释义
烧饭
(1) 〈方〉做饭
词语解释
辽 、 金 、 元 俗,祭祀后,焚烧祭祀用的酒食。
宋 俞文豹 《吹剑三录》:“ 元祐 间, 辽 使言 契丹 於 庆州 崇奉 仁宗 御容,每夕宫人理衣衾,朔望大上食,食气尽,登臺燎之,曰烧饭。”
指祭奠。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血泣》:“尝见 女真 贵人初亡之时,其亲戚部曲奴婢,设牲牢酒饌以为祭奠,名曰烧饭。”《金史·张暐传》:“ 明昌 三年,太傅 徒单克寧 薨, 章宗 欲亲为烧饭。”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 元 朝,人死致祭曰烧饭。”
烧火煮饭。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其实,放火,是很可怕的,然而比起烧饭来,却也许更有趣。” 高晓声 《钱包》:“太阳已到烧饭时光,看来只有拖到大家回去吃饭,才能把皮包转移。”
引证解释
⒈ 辽、金、元俗,祭祀后,焚烧祭祀用的酒食。
引宋俞文豹《吹剑三录》:“元祐间, 辽使言契丹於庆州崇奉仁宗御容,每夕宫人理衣衾,朔望大上食,食气尽,登臺燎之,曰烧饭。”
⒉ 指祭奠。
引宋文惟简《虏廷事实·血泣》:“尝见女真贵人初亡之时,其亲戚部曲奴婢,设牲牢酒饌以为祭奠,名曰烧饭。”
《金史·张暐传》:“明昌三年,太傅徒单克寧薨, 章宗欲亲为烧饭。”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
⒊ 烧火煮饭。
引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其实,放火,是很可怕的,然而比起烧饭来,却也许更有趣。”
高晓声《钱包》:“太阳已到烧饭时光,看来只有拖到大家回去吃饭,才能把皮包转移。”
烧饭的国语词典
煮饭烧菜。
烧饭的网络释义
烧饭
近义词
烧饭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 同本义
烧,爇也。——《说文》
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
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
(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
(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
(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
(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
(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
名词
(1) 野火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
(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名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