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测量
(1) 用仪器测定地形、物体位置或温度、速度、功能等物理量
词语解释
推测度量。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叔度 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而不清,橈之而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国运方夷险,天心詎测量。” 宋 叶适 《叶岭书房记》:“书之博大广远不可测量如此。”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忠厚老诚的 秀兰 ,用眼睛测量着 改霞 的心底。”
用仪器或量具测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地面的形状高低和零件的尺寸、角度等。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通艺》:“窃谓:宜令各小学堂先以浅近适用算术,如开方、弧矢及代数、比例诸术,普教诸学生,以为测量製造之基础。”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五章:“垒坝那会儿,是非常匆忙的,既没用仪器测量,也没有什么设计,就是把老石匠 喜老头 搀到那儿一指点,大伙儿就干起来了。”
引证解释
⒈ 推测度量。
引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叔度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而不清,橈之而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国运方夷险,天心詎测量。”
宋叶适《叶岭书房记》:“书之博大广远不可测量如此。”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忠厚老诚的秀兰,用眼睛测量着改霞的心底。”
⒉ 用仪器或量具测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地面的形状高低和零件的尺寸、角度等。
引清孙诒让《周礼政要·通艺》:“窃谓:宜令各小学堂先以浅近适用算术,如开方、弧矢及代数、比例诸术,普教诸学生,以为测量製造之基础。”
浩然《艳阳天》第一〇五章:“垒坝那会儿,是非常匆忙的,既没用仪器测量,也没有什么设计,就是把老石匠喜老头搀到那儿一指点,大伙儿就干起来了。”
测量的国语词典
使用仪器或量具以测定速度、长度等数值,或有关地形、地物之高下、大小等的状态。
测量的网络释义
测量
测量的翻译
测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2) 度量;测量
测,深所至也。——《说文》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
穷高极远,而深深厚。——《礼记·乐记》。疏:“知也。”
毋测未至。——《礼记·少仪》。注:“意度也。”
抑欲测吾心也。——《国语·晋语》。注:“度也。”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韩非子·主道》
(3) 又如:测海(测量海水的深浅。比喻浅薄无知);测景(度量日影);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测定土地的广狭、高低);测步(测量)
(4) 观测,观察
夜则测阴,昼则测阳。——《太玄经》
(5) 又如:测天(观测天文)
(6) 推测、预料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变化莫测;不测;叵测(不可推测);猜测;揣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量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良 | 呂章 | 來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lĭaŋ | 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