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

dà dì cè liáng [ da di ce liang]
注音 ㄉㄚˋ ㄉ一ˋ ㄘㄜˋ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确定地面点位、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内容包括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计算等。任务是:为地形测图和大型工程测量提供基本的平面和高程控制; 为空间科学和国防建设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角和地球重力场数值; 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壳运动和地震预报等提供资料。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是在地球表面大范围内的许多点上,精密测定各个点的位置(即经纬度或平面直角坐标)、海拔高程或重力。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在大地测量中,病态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2、本文的工作可为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3、本文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两方面入手综合讨论大地测量混合边值问题及其解。
4、目前提供的出版物有:大地测量学和重力讲课笔记、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理论地震学、地震成象理论、遗传推算指南等。
5、由本研究成果得知应用地理资讯系统结合大地测量资料,分析地壳变形型态及断层活动特性,似乎具有良好之可行性。
6、根据发表在《大地测量学杂志》上的最新数据,地球的直径为12,756.274千米。
7、该杂志的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勘探测量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及制图文献学、报告和网络会议等。
8、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测出北半球活动板块边缘会聚、扩张和滑动速度。
9、在大地测量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集成技术等多种新技术。
10、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性问题。
11、三维基准转换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
12、简述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和海洋水文数据推求海面动力地形的方法。
13、多源多格式大地测量数据采集的集成技术。
14、根据这些大地测量成果以全球参照系为基准,对该地区的重力场进行了研究。
15、为了得到工程测量的相对高精度,就要按照严密的大地测量方法去作,应考虑到重力及垂线偏差的影响。
16、现代信息技术给大地测量带来了新的挑战,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网络技术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17、六个教员,四个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从事于区域内全球地震学、反射地震学、动力学、大地测量学、古磁学。
18、地壳均衡的概念对地学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动力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在概括了典型的大地测量力学模型基础上,讨论了其反演参数可辨识性问题;
20、随着SLR精度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大,SLR现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相关科学中。
21、两种算法在长距离大地测量主题解算时,计算效率较简单迭代法均有所提高。
22、在大地测量计算中,弦线法可以解决若干大地测量问题。
23、常规大地测量仪器近年来又有新发展。
24、近代大地测量中,是利用恒星来测定地球某两地间子午线弧长的。
25、本文讨论了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的理论与方法。
26、在大地测量中,地球的形状被看成一个椭球体,虽然在技术角度来看,它不是真正的椭球。
27、这一进展为我国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这一大地测量的新进展和相关的基础研究方向作了简单叙述。
28、概述了大地测量学作为测绘基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作用。
29、现在,在我国采用GPS技术布设了新的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很多城市也都采用GPS技术建立了城市控制网。
30、譬如,在大地测量中,高精度坐标系统的建立;

大地测量的网络释义

大地测量

  • 大地测量是为建立和维持测绘基准与测绘系统而进行的确定位置、地球形状、重力场及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测绘活动。
  • 大地测量确定地面点位、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内容包括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计算等。
  • 大地测量学属于空间地理信息科学,是对物体的信息的描述,具体体现在3W(what何物、where何地、when何时)上,广义上讲大地测量学就是描述物体空间信息的科学。
  • 大地测量造句

    在大地测量中,病态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本文的工作可为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本文从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两方面入手综合讨论大地测量混合边值问题及其解。
    目前提供的出版物有:大地测量学和重力讲课笔记、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理论地震学、地震成象理论、遗传推算指南等。
    由本研究成果得知应用地理资讯系统结合大地测量资料,分析地壳变形型态及断层活动特性,似乎具有良好之可行性。
    该杂志的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勘探测量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及制图文献学、报告和网络会议等。
    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测出北半球活动板块边缘会聚、扩张和滑动速度。
    在大地测量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集成技术等多种新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性问题。
    三维基准转换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
    简述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和海洋水文数据推求海面动力地形的方法。
    多源多格式大地测量数据采集的集成技术。
    根据这些大地测量成果以全球参照系为基准,对该地区的重力场进行了研究。
    为了得到工程测量的相对高精度,就要按照严密的大地测量方法去作,应考虑到重力及垂线偏差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给大地测量带来了新的挑战,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网络技术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六个教员,四个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从事于区域内全球地震学、反射地震学、动力学、大地测量学、古磁学。
    地壳均衡的概念对地学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动力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概括了典型的大地测量力学模型基础上,讨论了其反演参数可辨识性问题;
    两种算法在长距离大地测量主题解算时,计算效率较简单迭代法均有所提高。
    在大地测量计算中,弦线法可以解决若干大地测量问题。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ce]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M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BON
    四角: 32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2) 度量;测量

    测,深所至也。——《说文》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

    穷高极远,而深深厚。——《礼记·乐记》。疏:“知也。”

    毋测未至。——《礼记·少仪》。注:“意度也。”

    抑欲测吾心也。——《国语·晋语》。注:“度也。”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韩非子·主道》

    (3) 又如:测海(测量海水的深浅。比喻浅薄无知);测景(度量日影);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测定土地的广狭、高低);测步(测量)

    (4) 观测,观察

    夜则测阴,昼则测阳。——《太玄经》

    (5) 又如:测天(观测天文)

    (6) 推测、预料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变化莫测;不测;叵测(不可推测);猜测;揣测

    英文翻译

    measure, estimate, conje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cak1

    宋本广韵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