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

mò dài [ mo dai]
注音 ㄇㄛˋ ㄉㄞ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末代 mòdài

(1) 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

末代皇帝
the last reign of a dynasty

词语解释

  1. 后世;后代。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自神化以来,神奇莫与为例,岂末代浮诬,所能窥仰,夭龄促知之所效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

  2. 犹末世。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誚。”《南史·孔琳之传》:“凶门柏装,不出礼典,起自末代,积习生常,遂成旧俗,爰自天子达于庶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帮闲的盛世是帮忙,到末代就只剩了这扯淡。”

引证解释

⒈ 后世;后代。

王嘉《拾遗记·秦始皇》附南朝梁萧绮录:“自神化以来,神奇莫与为例,岂末代浮诬,所能窥仰,夭龄促知之所效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

⒉ 犹末世。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

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誚。”
《南史·孔琳之传》:“凶门柏装,不出礼典,起自末代,积习生常,遂成旧俗,爰自天子达于庶人。”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帮闲的盛世是帮忙,到末代就只剩了这扯淡。”

末代的国语词典

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也作「末世」。

末代的网络释义

末代

  • 末代,指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如:末代皇帝。
  • 末代的翻译

    英语: final generation
    德语: Endzeit einer Dynastie

    末代造句

    叶卡捷琳堡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博物馆,对研究末代沙皇和他家族的历史学家是必到之地。
    末代皇帝以前的宫殿在日本投降后被劫掠一空。
    据说老年间,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
    “她这一死,”鄂榭闷闷不乐地说道,“就将把我,鄂榭家族的末代孑遗,独自撇在这世界上了。”。
    据中国正史记载,商朝的末代统治者,一位暴君最终被边疆部落的首领“周”推翻了,“周”部落位于现陕西省的渭河流域。
    昔年南宋末代皇室得岳武穆遗文,由此避乱于桃花源,乃使国祚续存。
    到了青铜期末代,人类世界变得非常残忍,人类也变得贪婪、粗鲁且不虔诚。
    三开间九架梁,梁架雕花,悬中国末代状元张謇所书“濑乡新墅”楠木匾。
    一个宵衣旰食,朝乾夕惕,鄞于政事,但最终落得亡国下场的末代皇帝。
    林黛玉影射十七世纪南京明朝荣国府末代小姐张纯如,当然现实张纯如和林黛玉完全不同。
    宗名贤,字贤宁;辽末代皇帝天祚帝名延禧,字延宁。
    一九零八年光绪帝駕嘣末代皇帝赙仪即将即位的那个冬天,天地封冻的天山脚下,雪虐风饕,山野呼啸,到处是一片荒凉而狐寂路断人稀之惨象。
    因其为大清国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称为清逊帝。
    他把冰雪披戴在在肩膀,他是孤傲的末代王爵。
    这让当时的大官小吏痛苦无比,想当奴才而不得,那多惨?末代皇帝溥仪,曾把一些太监放出宫,还他们自由身。
    仿佛为这即将寿终正寝的末代王朝发“丧”似的,满朝大臣都披起了孝衣。
    这一着的确成功,末代总督彭定康的成绩尤其卓着。
    靓仔,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修真奇才,我是地球位面末代人教教主,看在大家分属人族,不如你拜我为师咯!最近本门做活动,入门两大福利。
    我更倾向刘禅是比较聪明的仁君,至少比东吴的末代孙浩,还有魏国第三个皇帝曹芳要好。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末代皇帝赙仪被迫下台,也正在那个时候,各地梢集中的少数民族纷纷倒戈,化地为王。

    汉字详情

    [mo]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GS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J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形容词

    (1) 卑微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动词

    通“瀎”。抹拭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英文翻译

    final, last, end;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ut6
    ◎ 客家话:[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台湾四县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宝安腔]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沙头角腔] mat8 [陆丰腔] mat8
    ◎ 潮州话:muag8(miâk) [潮州]muêg8(muêk) , bhuah8(buâ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
    dài [da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P
    四角: 23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 )声。本义:更迭,代替)

    (2) 同本义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炤,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 括( 赵括)代 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代求解免。——《广州军务记》

    (3) 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

    (4)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

    (5) 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

    名词

    (1) 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代,世也。——《后汉书·窦何传》注

    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后汉书·王符传》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汉家 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2) (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3)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4) 又如:古代的雕刻

    (5) 时代,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如:当代

    (6) 朝代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唐代

    (8)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如:古生代

    (9) ∶代词的省称

    (10)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英文翻译

    replace, replacement (of person or generation >); era, gen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陆丰腔] toi6 [梅县腔] toi5 [东莞腔] toi3 [客英字典] toi5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海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toi3 (thòi) do7(t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

    末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