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

bài jiàn [bai jian]
繁体 拜見
注音 ㄅㄞˋ ㄐ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拜见 bàijiàn

(1) 拜访会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pay a formal visit

词语解释

  1. 谒见尊长。亦用为一般访晤中对被访者的敬词。

    《史记·封禅书》:“天始以寳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復始,皇帝敬拜见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 基 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仰视。”《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船头的婆娘进舱来拜见奶奶。”《儒林外史》第十回:“这是晚生无缘,迟这几日,纔得拜见。”《儒林外史》第十回:“让进舱内,彼此拜见过了坐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晚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要想拜见拜见。”

引证解释

⒈ 谒见尊长。亦用为一般访晤中对被访者的敬词。

《史记·封禅书》:“天始以寳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復始,皇帝敬拜见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基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仰视。”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船头的婆娘进舱来拜见奶奶。”
《儒林外史》第十回:“这是晚生无缘,迟这几日,纔得拜见。”
《儒林外史》第十回:“让进舱内,彼此拜见过了坐下。”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晚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要想拜见拜见。”

拜见的国语词典

谒见、参见。

拜见的网络释义

拜见

  • 拜见,意指拜访会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 语出《史记·封禅书》:“天始以寳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
  • 拜见的翻译

    英语: to pay a formal visit, to call to pay respects, to meet one's senior or superior
    德语: besuchen, Ehrerbietung zeigen (Pol)​
    法语: rendre visite, échanger des civilités, rencontrer son supérieur

    拜见造句

    刘江专程去北京拜见著名作家王蒙。
    布朗拜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后,敦请女王下令解散议会,正式开启竞选大幕。
    在耳朵的指引下,她拜见了内蒙古阿拉善音乐艺人阿拉腾乌拉。
    他第一次去拜见準岳父母,内心非常紧张,战战兢兢的,唯恐出错。
    据说那位得胜归来的将军昨天拜见了国王。
    比拿雅拜见所罗门国王的这一天来临。
    有个人嫁不出自己丑陋的女儿,去拜见克拉科夫的希梅尔拉比。
    一些顶级政府官员,包括国务卿希拉里,已经去拜见北京。
    此后,过了三年,我才上耶路撒冷去拜见刻法,在他那里逗留了十五天。
    市南宜僚从外地旅行回来后,特地到宫中去拜见鲁侯,兴致勃勃的想与他谈谈路上的见闻。
    宝玉忙接了出去,领了拜见贾母.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中国小学生卓洪伍拜见国际资深大师级友人!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翻译者1:又有人为了获得只有你们能赐予的东西而寻求拜见。
    抵达埃及后,腓特烈拜见了宗教怀疑论者同伴苏丹。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一想到要首次拜见岳父大人,他就紧张得脸发白。
    他必须拜见统治那个地方的国王。
    我们的经理正在拜见一位重要的客户,今天下午才会回来。
    又是一个过年拜见的时刻,我们终于见面。

    汉字详情

    bài,bái [bai,bai]
    部首: 432
    笔画: 9
    五笔: RDF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QMQJ
    四角: 21550

    详细解释

    bài

    动词

    (1)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 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 同本义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

    (5)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

    (7) 拜见;拜谒

    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肃拜 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

    (8) 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

    (9) 授与官职;任命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0) 接受官职;上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

    (12) 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

    (13) 祝贺 。如:拜年;拜节;拜寿

    (14) 上;献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副词

    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

    bá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do obeisance, bow, kowtow

    方言集汇

    ◎ 粤语:baai1 b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i5 [客英字典] bai5 [宝安腔] bai5 [东莞腔] bai5 [沙头角腔]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bai4 [台湾四县腔] bai5 [陆丰腔] bai5
    ◎ 潮州话:b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jiàn,xiàn [jian,xian]
    部首: 416
    笔画: 4
    五笔: M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BHU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jià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 同本义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 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4) 进见;会见

    往见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

    扁鹊复见。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

    (6) 遇到;碰见

    宋华父 督见 孔父之妻于路。——《左传·桓公元年》

    (7) 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

    (8) 指死——主要用于口语中 。如:见阎王

    (9) 听到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 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

    (10) 又如: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

    (11) 观察;知道;了解

    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李贺《感讽》

    (12) 又如:见几(明察事物细微的倾向);见知(知道);见便(识相;知趣)

    (13) 比试;较量 。如:见高低;见阵(交战,对阵);见仗(交战)

    名词

    (1) 看法,见解

    敢陈愚见。——《晋书·王浑传》

    (2) 又如:依我之见;政见;我见;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

    (3) 见识 。如:浅见;偏见;见趣(见识情趣);见短(见识短浅)

    助词

    (1)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不见保。——《孟子·梁惠王上》

    见犯乃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诚恐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见笑于人;见笑于人;见重于当时;见执(被捉拿);见罔(被诬陷枉屈);见害(被害);见款(承蒙款待)

    (3)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辱问于长者。——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见告;见示;见教

    (5) 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如:碰见;闻见;听见

    形容词

    (1) 现有的 。如:见力(现有的兵力);见子(现有的儿子);见兵(现有的士兵);见卒(现有的士卒)

    (2) 明显的 。如:见证;见人(证人)

    (3) 〈方〉∶每

    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水浒传》

    (4) 又如:见常(平常);见年(每年);见天见地(每天);见天见晚(每日每夜)

    (5) 另见 xiàn

    xiàn

    动词

    (1)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见,示也。——《广雅》

    见龙在田。——《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

    情见力屈。——《汉书·韩信传》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见于孔子——《论语·季氏》

    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有虹见于玉堂。——《三国演义》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见影(现形;发觉);见得(显得)

    (3) 介绍,推荐

    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论语·微子》

    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形容词

    (1) (“现”的古字)

    (2) 现有;现成

    军无见粮。——《史记》

    (3) 又如:见采(可以立即拿出来的赌注);见钱(现钱)

    (4) 现在

    况且见赌着利物哩,他如何肯让?——《二刻拍案惊奇》

    供状人刘玉娘,见年三十五岁。—— 元· 孟汉卿《魔合罗》

    (5) 又如:见前(眼前);见年(当年);见世报(当世就受到报应)

    (6) 另见 jiàn

    英文翻译

    see, observe, behold; perciev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