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妾

jī qiè [ ji qie]
注音 ㄐ一 ㄑ一ㄝˋ

词语释义

1.妾。 2.指春秋战国时代,晋惠公之女。

词语解释

  1. 妾。

    《东观汉记·下邳惠王衍传》:“ 下邳王 被病沉滞之疾,昏乱不明,家用不寧。姬妾嫡庶,诸子分争。”《后汉书·陈敬王羡传》:“夫人姬妾多为 丹陵 兵 乌桓 所略云。”《红楼梦》第二回:“﹝ 林如海 ﹞虽有几房姬妾,奈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舍亲是在 上海 做买办的,多了几个钱,多讨了几房姬妾。”

引证解释

⒈ 妾。

《东观汉记·下邳惠王衍传》:“下邳王被病沉滞之疾,昏乱不明,家用不寧。姬妾嫡庶,诸子分争。”
《后汉书·陈敬王羡传》:“夫人姬妾多为丹陵兵乌桓所略云。”
《红楼梦》第二回:“﹝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奈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舍亲是在上海做买办的,多了几个钱,多讨了几房姬妾。”

姬妾的国语词典

女妾、妾侍。

姬妾的网络释义

姬妾

  • 姬妾,汉语词汇。
  • 拼音:(jī qiè)
  • 姬妾,指的就是妾。
  • 姬妾的翻译

    英语: concubine

    姬妾造句

    胖鱼王元鱼脸一骇,压低了声音道“色鬼,你不要命了?往日收罗那些姬妾倒还罢了,如今你连妖怪都想要,真是要色不要命?”。
    说起来,这个石崇富贵骄人,府中的姬妾,但凡忤逆他意,一定无法幸免。
    姬妾地馀、昭平、望卿、荣爱等人,活的时候,通常伴随着灼烂双眼等酷刑;死了之后也难逃被肢解等命运。
    石崇领着众姬妾正在金谷园里宴游,踏过了凉台,又绕过清流,群妾相陪,吹弹歌舞,极尽人间欢乐。
    听说四殿下身边曾有一名姿容绝色的姬妾,十分得其欢心,偶然在一次大型狩猎庆典上献舞,被邻国一名王子殿下相中,并借着酒兴,诳言向四殿下索要。
    在鼓里,但从他对芳官、藕官、春燕、莺儿、五儿、彩云、香菱、平儿等丫环姬妾的百般呵护看,如果钗正黛次的方案变为事实,必然扬次抑正,家反宅乱。
    若能在妓馆中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佳人,岂不胜似在候门内抱憨痴之衾,拥迷瞒之被,做一个随行逐队之姬妾。
    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表哥的姬妾半夜遛弯遭人算计,无处不在的聂隐娘出手相救。
    明清以来,闺阁画家为数不少,她们大多系出名门或文化世族,亦有虽出风尘而为名家姬妾者。
    素昔见贾赦姬妾丫鬟最多,贾琏每怀不轨之心,只未敢下手。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AHH
    五行:
    仓颉: VSLL
    四角: 41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

    (2) 水名。相传为黄帝所居

    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国语·晋语》

    (3) 黄帝的姓

    黄帝君 姬水,以为姓。——《说文》

    昔少典,取于有峤氏,生 黄帝炎帝, 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成而异德,故 黄帝为姬, 炎帝为姜。——《国语·晋语》。按,轩辕子二十五人,惟 青阳与 仓林氏得姓姬。

    尧立 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史记·三代世表》。按,姬姜为古大姓,姬本 黄帝裔,故 尧赐姓姬也。

    (4) 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又如:姬国(姬姓之国。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

    (5) 古代称帝王的妾

    毋曰薄姬。——《汉书·文帝纪》。注:“内宫也。”

    王姬、 徐姬、 蔡姬。——《史记·齐世家》。索隐:“众妾之总称。此名之不正者。”

    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侍姬;姬人(妾);姬侍(侍妾);姬妾(妾);姬媵(妾);姬仆(家妓;婢妾)

    (7) 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

    妖姬静女。——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8) 又如:艳姬;仙姬

    (9) 歌女 。如:歌姬;一代名姬

    (10) 美女的代称

    于是庄王弃其 秦姬 越女,罢钟鼓之乐。——《吴越春秋》

    (11) 周朝的代称。周人为姬姓,故以之相代

    姬汉旧邦。——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2) 又如:姬周(周朝);姬汉(周朝和汉朝);姬刘(周朝和汉朝);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泛指美女)

    (13) 姓

    英文翻译

    beauty; imperial concub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梅县腔] ki1 hi1 [陆丰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宝安腔] gi1 hi1 [客英字典] hi1 ki1 [海陆丰腔] ki1 hi1 [台湾四县腔] ki1 h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ji/jiobʰi
    qiè [qie]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UVF
    五行:
    仓颉: YTV
    四角: 004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女。甲骨文字形上面是“ň”( qiān)字,即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女奴)

    (2) 同本义

    妾,有罪女子给事者。——《说文》

    八月臣妾。——《周礼·太宰》

    纳女工妾三十人。——《国语·晋语》

    臣妾逋逃。——《书·费誓》

    (3) 妻子之外另娶的女人

    《春秋传》曰:“女为人妾,妾不娉也。”——《说文》

    梁嬴孕卜曰:将生一男一女。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左传·僖公十七年》

    得妾以其子。——《易·鼎》

    兑为妾。——《易·说卦传》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有妻有妾。——《礼记·曲礼》

    毋以妾为妻。——《谷梁传》

    复问其妾。——《战国策·齐策》

    妾得无随乎。——汉· 刘向《列女传》

    遂宠妾媵。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妾媵(随嫁的人;泛指妾);妻妾(妻与妾);妾妃(姬妾);妾侍(姬妾侍女之辈);妾妇(小妻;侧室)

    代词

    (1)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妾事其父。——汉· 刘向《列女传》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必以告妾。——清· 林觉民《与妻书》

    妾愿随君行》

    (2) 又如:妾人(女子谦卑的自称);妾身(旧时女子谦称)

    英文翻译

    concubine

    方言集汇

    ◎ 粤语:c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ap7 [台湾四县腔] ciap7 [梅县腔] ciap7 [海陆丰腔] ciap7 [客英字典] ciap7 [宝安腔] ciap7 [客语拼音字汇] qiab5 [东莞腔] ciap7 [陆丰腔] z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接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hiep/cieptsʰĭ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