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妾

jì qiè [ ji qie]
注音 ㄐ一ˋ ㄑ一ㄝˋ

词语释义

侍姬。

词语解释

  1. 侍姬。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虽造宾不沐嘉旨之俟,飢士不蒙升合之救,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北史·杨素传》:“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綺罗者以千数。”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 宠姐 , 寧王 爱姬。王宴客,妓妾皆在,独 宠姐 无得见者。”

引证解释

⒈ 侍姬。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虽造宾不沐嘉旨之俟,飢士不蒙升合之救,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
《北史·杨素传》:“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綺罗者以千数。”
宋王銍《补侍儿小名录》:“宠姐,寧王爱姬。王宴客,妓妾皆在,独宠姐无得见者。”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FCY
五行:
仓颉: VJE
四角: 444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支声。本义:古代歌舞的女子)

(2) 同本义

妓,女乐也。——《广韵》

(3) 字本作伎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李贺《三月》

(4) 又如:妓人(妓妇。歌舞女艺人);妓航(女妓乘坐的船);妓堂(第宅中女妓歌舞处);妓婢师(教女妓演习歌舞的人)

(5) 妓女 。如:妓家(妓院。妓馆。妓女卖淫的地方);妓围(以妓女围绕作屏);妓弟(妓女)

英文翻译

pro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gi3 ki3 [东莞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ki3 [宝安腔]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ki1 ki3 [沙头角腔]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ki1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gʰĭekie/kye
qiè [qie]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UVF
五行:
仓颉: YTV
四角: 004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女。甲骨文字形上面是“ň”( qiān)字,即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女奴)

(2) 同本义

妾,有罪女子给事者。——《说文》

八月臣妾。——《周礼·太宰》

纳女工妾三十人。——《国语·晋语》

臣妾逋逃。——《书·费誓》

(3) 妻子之外另娶的女人

《春秋传》曰:“女为人妾,妾不娉也。”——《说文》

梁嬴孕卜曰:将生一男一女。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左传·僖公十七年》

得妾以其子。——《易·鼎》

兑为妾。——《易·说卦传》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有妻有妾。——《礼记·曲礼》

毋以妾为妻。——《谷梁传》

复问其妾。——《战国策·齐策》

妾得无随乎。——汉· 刘向《列女传》

遂宠妾媵。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妾媵(随嫁的人;泛指妾);妻妾(妻与妾);妾妃(姬妾);妾侍(姬妾侍女之辈);妾妇(小妻;侧室)

代词

(1)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妾事其父。——汉· 刘向《列女传》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必以告妾。——清· 林觉民《与妻书》

妾愿随君行》

(2) 又如:妾人(女子谦卑的自称);妾身(旧时女子谦称)

英文翻译

concubine

方言集汇

◎ 粤语:c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ap7 [台湾四县腔] ciap7 [梅县腔] ciap7 [海陆丰腔] ciap7 [客英字典] ciap7 [宝安腔] ciap7 [客语拼音字汇] qiab5 [东莞腔] ciap7 [陆丰腔] z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接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hiep/cieptsʰĭ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