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

gào zhī [ gao zhi]
注音 ㄍㄠˋ ㄓ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告知 gàozhī

(1) 说给某人让他知道

你何时放假回家,尽早告知
inform;notify

词语解释

  1. 把事情告诉人,使之知道。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生骇其言异,遂具告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把这话告知朝贵,谁想朝贵不但毫不惊慌,还要説:‘ 日本 一个小国,他能怎样?’”《诗刊》1978年第5期:“姿态万千的崮,象我们手中的刀、枪、剑。它告知天下敌,战士一直在前线。”

引证解释

⒈ 把事情告诉人,使之知道。

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生骇其言异,遂具告知。”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把这话告知朝贵,谁想朝贵不但毫不惊慌,还要説:‘ 日本一个小国,他能怎样?’”
《诗刊》1978年第5期:“姿态万千的崮,象我们手中的刀、枪、剑。它告知天下敌,战士一直在前线。”

告知的国语词典

告而使知。

告知的网络释义

告知

  • 告知,指告诉某人或某个组织使其知道某件事情。如:当我被告知这件事后,十分惊讶。
  • 告知的翻译

    英语: to inform
    德语: Bescheid (S)​, berichten (V)​, informieren (V)​, informiert (V)​, orientieren (V)​, verleihen (V)​, verständigen (V)​
    法语: informer, notifier

    告知造句

    你无需惊慌失措关于不知如何告知你的猫你的好事已迟。
    感谢您考虑如此周到,及时告知您无法按时到访。
    非常感谢你及时的帮助,你是我人生的贵人,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及时告知我,大家一起来分担。
    因为女人希望男人说爱,她们是听觉动物,被告知被爱会很幸福。女人喜欢为她所爱的人默默的做许多事情,这是细水长流的浪漫方式,她们希望男人会珍惜她们的付出,感到她们的爱意。女人一旦卑微的说出爱,那就是在挽留爱,挽留他,把自己降低到了尘埃里了。
    其次,对其做得好的地方支持与鼓励;对其不足的地方可真诚告知正确的做法。再者,对其进步表示赞扬。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请核实并告知我关于您实际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并给出您付款的建议。
    这就是老师的素质问题了,而且教育也存在问题,我们不必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类似这样的事情可以告知父母,然后让父母与学校沟通,反应教师的素质问题!也可以直接找教导主任反映问题呀。
    如果您觉得有哪座名不副实,请务必在评论中告知。
    无疑,我们将会被告知现在并不是反唇相讥的时候。
    人们被告知他们的动作应该如同海风一般优雅。
    想问及如何治疗,或如何治愈,必须先在确诊的情况下,既然已经确诊,当地医生就应该告知您如何治疗。没有确诊的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必须在严格的临床检查下,确诊后就可以选择首选治疗方案,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确诊后的常见疾患,都有相对经典首选的治疗方式。
    身体稍有不适就要告知我们。
    他被告知不要浪费时间钓鱼。
    因为小孩的生活经验不足,不知道很多事情,与其让他自己探索,不如由长辈告知,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这种知识的传承。
    天冷心不冷,一丝真情放心上,天寒心不寒,一丝牵挂莫相忘,小小短信情意长,告知天冷保健康,常锻炼多休息,合理膳食身体棒。
    治疗学家指出如果儿童懂事后,却不被告知家人有关担心的事实,常常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被排斥在家庭之外。
    大兄弟啊,能否告知表扬家里哪个人,和你什么关系,表扬的大概是什么事情。。。。
    有时候,我们被告知,幸福程度之所以没有上升,是因为家庭和邻里关系破裂在抵消经济增长的益处。
    贵方取得许可证后,请即电报告知具体要求,以便我们发上实盘。
    准备购买将于本周六举行的墨尔本电影节入场券的影迷们被告知票已售罄,这是因为抗议者们利用一个系统漏洞提叫虚假购票需求。

    汉字详情

    gào [gao]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TF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GR
    四角: 24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2) 同本义

    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书·金滕》

    告公用圭。——《易·益》

    必告父母。——《诗·齐风·南山》

    以告于乡先生君子。——《仪礼·乡射礼》

    告,请也。——《尔雅·释言》

    敢以告于先君。——《吕氏春秋·赞能》

    敢敬告天子。——《书·康王之诰》

    予誓告汝。——《书·甘誓》

    诞告万方。——《书·汤诰》

    不告而娶。——《列子·杨朱》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资治通鉴·唐纪》

    (3) 又如:告事(报告情况);告报(报告;禀报);告变(报告发生变故);告荒(报告灾情)

    (4) 把话说给别人听,告诉

    告,语也。——《玉篇》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史记·滑稽列传》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转告;电告;正告(严正地告诉);告讼(告诉);告称(告诉;告说);告托(告诉,嘱托)

    (6) 揭发,告状,控告

    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告到中书省。——《陈州粜米》

    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红楼梦》

    (7) 又如:上告(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诬告;控告;告首(告发);告引(互相告发;牵连而出)

    (8) 请求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礼记》

    (曹操)佯怒 夏侯杶,亦欲斩之。众官告免。——《三国演义》

    (9) 又如:告致(官员告老退休);告饮(请饮);告籴(请求买粮);告请(申请,请求);告命(请命)

    (10) 谕告,宣告。后作“诰”

    告,教也。——蔡邕《独断》

    燕居告温温。——《礼记·玉藻》。注:“谓教使也。”

    天子告朔于诸侯。——《谷梁传·文公十六年》

    (11) 又如:告誓(宣誓;祷告);告教(告喻教诲);告匮(宣告物质短缺);告谴(宣示谴责之意)

    (12) 告别,辞行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三国演义》

    (13) 又如:告诀(告别);告行(告别,辞行)

    名词

    (1) 向公众通知情况、事件、规定、法令等的书面形式 。如:文告;通告;广告;告敕(委任状);告词(委任状上的文词)

    (2) 姓

    形容词

    通“皓”( hào)。光亮,洁白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楚辞》

    英文翻译

    tell, announce, inform; accu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u3 guk1
    ◎ 客家话:[梅县腔] gau5 [台湾四县腔] go5 gau5 guk7 [客英字典] gau5 kwuk7 [东莞腔] gau5 [海陆丰腔] go5 gau5 guk7 [宝安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4 go4 [陆丰腔] go5
    ◎ 潮州话:gao3(kàu) go3(kò)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到去聲開口一等kauh/kawkɑu
    zhī,zhì [zhi]
    部首: 518
    笔画: 8
    五笔: TDK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KR
    四角: 86800

    详细解释

    zhī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名词

    (1) 知识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英文翻译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zi3
    ◎ 客家话:[陆丰腔] di1 [梅县腔] di1 [台湾四县腔] di1 zi1 [东莞腔] di1 [海陆丰腔] di1 zhi1 [宝安腔] di1 | zi5 [沙头角腔] di1 [客英字典] zhi1 di1 [客语拼音字汇] di1 ji1 zi1
    ◎ 潮州话:之埃1 多衣3 多衣1 , zai1(tsai) di3(tì)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移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ţĭetrie/t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