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lóng mén [long men]
繁体 龍門
注音 ㄌㄨㄥˊ ㄇㄣˊ

词语释义

龙门 lóngmén

(1)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the east city gate of the capital of Chu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475-221 B.C.

词语解释

  1. 即 禹门口 。在 山西省 河津县 西北和 陕西省 韩城市 东北。

    黄河 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书·禹贡》:“导 河 积石 ,至于 龙门 。”《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辛氏 《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大鱼集 龙门 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 龙门 。”

  2. 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李元礼 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3. 指众望所归者。

    清 张明弼 《冒姬董小宛传》:“ 虞山 钱牧斋 先生维时不惟一代龙门,实风流教主也。”

  4. 科举试场的正门。

    唐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诗:“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被关了一个多月,闷得慌了,开了龙门就跑的。”

  5. 借指科举会试。会试中式为登龙门。

    唐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诗:“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刘改之教授》:“﹝ 刘过 ﹞ 淳熙 甲午预秋荐,将赴省试。临岐眷恋不忍行,在道赋《水仙子》一词……二更后,一美女忽来前,执拍板曰:‘愿唱一曲劝酒。’即歌曰:‘别酒未斟心先醉,忽听 阳关 辞故里。扬鞭勒马到皇都,三题尽,当际会。稳跳龙门三级水,天意令吾先送喜。’”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约友赴选》:“才吞八斗气轩昂,一跃龙门姓字香。”

  6. 山名。在 河南省 洛阳市 南。

    《汉书·沟洫志》:“昔 大禹 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 龙门 ,辟 伊闕 。” 唐 李白 《汉东紫阳先生碑铭》:“王公卿士送及 龙门 ,入 叶县 ,次 王乔 之祠。” 王琦 注:“《文章正宗》:‘ 龙门 在 河南 县。’《地志》曰:‘ 闕塞山 ,一名 伊闕 ,而俗名 龙门 。’”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置酒 龙门 夜,论文虎观秋。” 程穆衡 笺:“《闻见録》: 谢希深 、 欧阳永叔 官 洛阳 时,同游 嵩山 ,自 潁阳 归,暮抵 龙门 。”

  7. 山名。在 四川省 广元市 东北,又名 葱岭山 ,产好钟乳。

    葱岭 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称为 龙门 。 唐 杜甫 《龙门阁》诗:“ 清江 下 龙门 ,絶壁无尺土。” 钱谦益 笺注:“《元和郡国志》: 龙门山 ,在 利州 绵谷县 东北八十二里,出好钟乳。《寰宇记》亦名 葱岭山 。《梁州记》云: 葱岭 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号为 龙门 。”

  8. 司马迁 出生于 龙门 ,故以“龙门”指代 司马迁 。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信 生世等於 龙门 ,辞亲同於 河 洛 。” 倪璠 注:“ 迁 生 龙门 ;太史公留滞 周南 ,病且卒,而子 迁 适反,见父子於 河 洛 之间。” 五代 齐己 《寄金陵幕中李郎中》诗:“ 龙门 支派富才能,年少飞翔便大鹏。” 明 徐渭 《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诗:“无限 龙门 蚕室泪,难偕书札报 任卿 。”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我若将这书做成 龙门 《史记》、 涑水 《通鑑》一般,岂不令看小説报的人懨懨欲睡,不能终卷吗?”

  9. 古 楚国 都城 郢都 门名。

    《楚辞·九章·哀郢》:“过 夏首 而西浮兮,顾 龙门 而不见。” 王逸 注:“ 龙门 , 楚 东门也。言己从西浮而东行,过 夏水 之口,望 楚 东门,蔽而不见,自伤日以远也。” 洪兴祖 补注:“《水经》云:‘ 龙门 ,即 郢城 之东门。’又 伍端休 《江陵记》云:‘南关三门,其一名 龙门 ,一名 修门 。’”

  10. 10.泛指都门、国门。

    唐 王勃 《秋夜长》诗:“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元 傅若金 《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龙门仗簇青云起,鹤禁香通紫气来。”绍剧《龙虎斗》:“[ 赵匡胤 :]孤, 大宋 乾德。自从 陈桥 兵变,登基以来,南征北讨,无不驯服,仅存 河东 、 西凉 未降,谅必不敢蠢动。今当大朝日期,内侍传旨,大开龙门。”

  11. 11.堤坝合龙前的缺口。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庆历 中, 河 决北都 商胡 ,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 郭申锡 亲往董作。凡塞 河 决,垂合,中閒一埽,谓之‘合龙门’,功全在此。”

引证解释

⒈ 即禹门口。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市东北。 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

《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龙门。”

⒉ 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⒊ 指众望所归者。

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虞山钱牧斋先生维时不惟一代龙门,实风流教主也。”

⒋ 科举试场的正门。

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被关了一个多月,闷得慌了,开了龙门就跑的。”

⒌ 借指科举会试。会试中式为登龙门。

唐卢纶《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诗:“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
宋洪迈《夷坚支志丁·刘改之教授》:“﹝刘过﹞淳熙甲午预秋荐,将赴省试。临岐眷恋不忍行,在道赋《水仙子》一词……二更后,一美女忽来前,执拍板曰:‘愿唱一曲劝酒。’即歌曰:‘别酒未斟心先醉,忽听阳关辞故里。扬鞭勒马到皇都,三题尽,当际会。稳跳龙门三级水,天意令吾先送喜。’”
明杨柔胜《玉环记·约友赴选》:“才吞八斗气轩昂,一跃龙门姓字香。”

⒍ 山名。在河南省洛阳市南。

《汉书·沟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闕。”
唐李白《汉东紫阳先生碑铭》:“王公卿士送及龙门,入叶县,次王乔之祠。”
王琦注:“《文章正宗》:‘ 龙门在河南县。’《地志》曰:‘ 闕塞山,一名伊闕,而俗名龙门。’”
清吴伟业《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置酒龙门夜,论文虎观秋。”
程穆衡笺:“《闻见録》:谢希深、欧阳永叔官洛阳时,同游嵩山,自潁阳归,暮抵龙门。”

⒎ 山名。在四川省广元市东北,又名葱岭山,产好钟乳。 葱岭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称为龙门。

唐杜甫《龙门阁》诗:“清江下龙门,絶壁无尺土。”
钱谦益笺注:“《元和郡国志》:龙门山,在利州绵谷县东北八十二里,出好钟乳。 《寰宇记》亦名葱岭山。《梁州记》云:葱岭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号为龙门。”

⒏ 司马迁出生于龙门,故以“龙门”指代司马迁。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於龙门,辞亲同於河洛。”
倪璠注:“迁生龙门 ;太史公留滞周南,病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子於河洛之间。”
五代齐己《寄金陵幕中李郎中》诗:“龙门支派富才能,年少飞翔便大鹏。”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诗:“无限龙门蚕室泪,难偕书札报任卿。”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我若将这书做成龙门《史记》、 涑水《通鑑》一般,岂不令看小説报的人懨懨欲睡,不能终卷吗?”

⒐ 古楚国都城郢都门名。

《楚辞·九章·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王逸注:“龙门,楚东门也。言己从西浮而东行,过夏水之口,望楚东门,蔽而不见,自伤日以远也。”
洪兴祖补注:“《水经》云:‘ 龙门,即郢城之东门。’又伍端休《江陵记》云:‘南关三门,其一名龙门,一名修门。’”

⒑ 泛指都门、国门。

唐王勃《秋夜长》诗:“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元傅若金《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龙门仗簇青云起,鹤禁香通紫气来。”
绍剧《龙虎斗》:“[ 赵匡胤 :]孤, 大宋乾德。自从陈桥兵变,登基以来,南征北讨,无不驯服,仅存河东、西凉未降,谅必不敢蠢动。今当大朝日期,内侍传旨,大开龙门。”

⒒ 堤坝合龙前的缺口。

宋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庆历中, 河决北都商胡,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往董作。凡塞河决,垂合,中閒一埽,谓之‘合龙门’,功全在此。”

龙门的国语词典

比喻声望高的人。

龙门造句

吃过午餐后,我走马观花地参观了龙门石窟。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她听到伯父的死讯,不禁暴鳃龙门。
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饶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
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您在课堂上讲解着那些烦琐的历史,而您也在谱写着您自己的伟大的历史。一页又一页的历史随时间翻去,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翻过龙门,他们不会忘记,曾有那么一个老师停怠在教育的时间上。。
成长的滋味是海中的一条游鱼渴望跃过龙门,遨游沧海。
我们看到三五成群的游人,悠闲在乐育亭边,戏玩在老凉亭旁,逍遥在龙门亭下。
传说中,鲤鱼要跳跃龙门,褪去全身鱼鳞,斩断鱼鳍,才能化作龙;传说中,鸟要自焚身体,经过欲火之痛,才能化作凤凰。难道青春必要经过愚昧的痛苦,才能获得成熟的智慧?桐华。
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雏鹰百番尝试才能搏击云霄,鱼儿千次跳跃才能跳过龙门,花儿风吹雨打才能灿烂盛放!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转折,但人生也并不是只有这一次机会,振作起来,相信自己,我们都为你加油!
日前,网友“红衣红裙小妖精”在天涯社区发帖称,龙门阵水魔方脏乱差严重,且晚上没有路灯,影响市容市貌和游客心情。
龙门客栈屋檐下又多了一具尸体。
龙门山,主要包括银厂沟,九峰山,丹景山和马鬃岭。
那样,离龙门的光大就为期不远了!到时候,你苍龙就是最大的功臣!是你勇敢的试验,为炼狱神功的推广扫平了道路!
至于鲤鱼,我国有句流传甚广的俚语,叫做“鲤鱼跃龙门”,其典故出自《太平广记》和《三秦记》中记载。
龙门石窑是河南洛阳的著名景点,是一个古代石刻艺术的宝库。
沉默地读书修行,不显山不露水,只在溪里做只无人闻津的游鱼,只待某朝风雨大动,那只鱼儿跃过龙门,变成真正的巨龙,俯瞰着整个大陆,名声显于天地之间……猫腻。
本公司主要生产调速压痕机、镗孔、龙门铣床加工。
十年扬帆征战场,今朝姓名题金榜。亲友相闻看捷报,合家雀跃欢声笑。文字绽香醉心房,伴随家人话梦想。鱼跃龙门入名校,必将成才志向高。愿你明天更灿烂。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