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榜

lóng hǔ bǎng [ long hu bang]
繁体 龍虎榜
注音 ㄌㄨㄥˊ ㄏㄨˇ ㄅㄤ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贞元八年,欧阳詹韩愈李绛等二十三人于陆贽榜联第,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

词语解释

  1. 唐 贞元 八年, 欧阳詹 与 韩愈 、 李绛 等二十三人于 陆贽 榜联第, 詹 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

    宋 王禹偁 《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韩吏部》曲:“龙虎榜声名播扬,凤凰池翰墨流芳。”《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回目:“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引证解释

⒈ 唐贞元八年, 欧阳詹与韩愈、李绛等二十三人于陆贽榜联第, 詹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

宋王禹偁《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韩吏部》曲:“龙虎榜声名播扬,凤凰池翰墨流芳。”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回目:“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龙虎榜的国语词典

科举考试完毕,朝廷公布的录取名单。

如:「他今年投球表现优异,名列投手龙虎榜的第一杰。」

龙虎榜的网络释义

龙虎榜 (汉语词汇)

  • 揭示的名单,指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同登一榜。
  • 诸如后人为纪念唐人欧阳詹而作的诗句:“文笔破天荒,名震贞元龙虎榜”;以及后人为等纪念唐人韩愈而作的诗句:“不虚南谪路八千,赢得江山尽姓韩”等等,比比皆是。
  • 龙虎榜造句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中航飞机获海通证券交易单元大笔买入,买入额高达上亿元,除此之外,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丰路证券营业部买入额也过亿。
    有些海外市场增设更多的级别来细分上市公司,营造一个企业龙虎榜的效应。
    符家不计女儿相中贫寒举子,正逢大比之年,真饱学之士一朝身登龙虎榜,归来凤冠霞帔迎新妇,也了却爱女托付良人夙愿。
    最近武林不太平啊!龙虎榜和青龙帮结盟,巨鲸帮和巨蛟帮结盟,打了一个多月,杀的好凄惨啊。
    北城霸,西院龙虎榜上,排行第十四,兽王强化系召唤师,召唤兽王是铁脊熊王,合体后,拥有熊王之力,钢筋铁骨,防御,力量骇人,被东院学员称之为暴熊!
    不同的节点发生不同的事情,改变着未来,引领改变未来的人,纪录在未来龙虎榜中,看主角追寻那改变未来的事件,创造出新的未来。
    听说现在又有位公子要挑战龙虎榜第一高手杨南天,这个你知道吗?
    肯定不是,他爹爹对他那么严,方儿才不想他爹爹回来呢,我看呐,他是想他爹带回来的《楚国龙虎榜》了?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所有最新的龙虎榜,其他一切都是你叫娱乐。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
    bǎng,bàng,péng [bang,péng]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UP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YBS
    四角: 40927

    详细解释

    bǎng

    名词

    (1) 木片

    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资治通鉴》

    (2) 匾额

    魏时, 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晋书·王献之传》

    (3) 又如:榜题(匾额题字);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4) 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

    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汪洙《喜》

    皆不在榜。——《宋史·选举志》

    (5) 又如:放榜,榜上无名

    (6) 公开张贴的名单、文书、告示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水浒全传》

    (7) 又如:光荣榜;榜示(文告,告示)

    (8) 屋栋

    屋栋谓之甍。注:“今谓之榑,亦谓之檩,又谓之榜。”——《营造法式》

    动词

    (1) 公开张贴文书、告示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

    (2) 又如:榜谕(发榜下告);榜募(张榜招募)

    (3) 题署

    而州之僧舍无所谓藏经者,独榜其所居室,曰“思无邪斋”。——宋· 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

    bàng

    暂无详细释义

    pé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lacard; list of successful exam candidates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2 pong3
    ◎ 客家话:[陆丰腔] bong3 [梅县腔] bong3 [海陆丰腔] bong3 [客英字典] bong3 [沙头角腔] b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ong3 [台湾四县腔] bong3 [东莞腔] bong3 [宝安腔] b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rang/beangbʰ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