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龙门阵

bǎi lóng mén zhèn [ bai long men zhen]
繁体 擺龍門陣
注音 ㄅㄞˇ ㄌㄨㄥˊ ㄇㄣˊ ㄓㄣ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摆龙门阵 bǎi lóngménzhèn

(1) 〈方〉闲谈,聊天

chat;gossip

(2) 〈方〉讲故事

tell yarn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上茶馆,‘摆龙门阵’,是这里的风尚。”

成语用法

摆龙门阵作谓语;用于方言。

引证解释

⒈ 方言。谈天;讲故事。

杜鹏程《保卫延安》七:“战士们一有空闲,就摆龙门阵。”
《当代》1981年第3期:“就像四川人所说的‘摆龙门阵’那样,讲了他参加几次战斗的经过。”

摆龙门阵的国语词典

一群人在一起闲聊。

如:「想起以前大伙聚在一起摆龙门阵的情形,真是令人怀念。」

摆龙门阵的网络释义

摆龙门阵

  • 摆龙门阵,中国民间文化活动形式。流传全国西南地区。
  • 摆龙门阵就三五人相聚或两人一起同行、玩耍、做活时均可讲故事、聊天聊天、闲谈、神吹、侃大山的文化活动,还有东北人的唠嗑,生活在巴蜀地区的人们却另有一种说法,称之为:摆龙门阵或院坝龙门阵。
  • “摆龙门阵”里的“摆”字,作动词解,含有说、谈、讲解、陈述之意。“摆”字后面紧随着的“龙门阵”三字,意即拉家常话。“摆龙门阵”,指的就是谈天说地,吹牛闲聊。
  • 龙门阵(名词)就是聊天的意思,摆龙门阵(短语)就是进行聊天的意思。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之所以话多,除老来有闲和害怕孤独外,也因为老人阅历广,见识多,有一肚子话要说、可说。同样,一个城市如果也很古老,话也会多起来。
  • 摆龙门阵造句

    这里只有一个茶馆,开着街门,大家都喜欢到茶馆里喝茶,摆摆龙门阵,寨子里就这点乐趣。
    一个背背篼的醉汉站在离唐大爷不远的地方,听唐大爷一帮老哥们摆龙门阵,时不时大声武气的接几句嘴。
    老家丁倒也不是真的生气,相反的,有这么一位可以摆龙门阵的对象正合心意,长夜漫漫,反正守在门口也没什么事儿,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俩人有一句每一句的摆龙门阵,一路倒也不寂寞。
    你个死涛儿,老子现在没空,等有时间了老子再给你好好摆摆龙门阵。
    大千先生生性善良,为人热忱,乐于与人聊天,在听远方来客谈话时,他还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一面作画,一面“摆龙门阵”。
    其余时间不是在工地工棚里摆龙门阵,就是放工回到自家热炕头上猫着,守着老婆孩子过几天安生的日子。
    他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面作画,一面与远方来客“摆龙门阵”。
    大家都劝我发挥这个专长,要我多摆摆龙门阵。
    才八、九点钟,这店里生意真不错啊喂,看来冬天确是个休闲的季节,稍宽裕点的家庭都停了活计,整天就搁这泡茶饮酒下棋摆龙门阵混时间呢。
    回家时,小嘉志还跟在对面邻居家摆龙门阵的奶奶张修琼打了声招呼。

    汉字详情

    bǎi [bai]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LFC
    五行:
    仓颉: QWLI
    四角: 56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罢声。本义:撇开;摆脱)

    (2) 同本义

    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杜甫《桥陵》

    (3) 又如:摆落(摆脱)

    (4) 排列;放置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子来。——《红楼梦》

    (5) 又如:摆正(摆放端正);摆八卦阵;摆酒席

    (6) 挥手,左右摇动手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鲁迅《故事新编》

    (7) 又如:摆手(挥手)

    (8) 来回或上下地摇动

    旋见鸡伸颈摆扑。——《聊斋志异·促织》

    天坼地裂,宫殿摆簸。——唐· 李朝威《柳毅传》

    (9) 又如:摆尾巴;摆簸(摇晃颠簸);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10) 〈方〉∶说,陈述 。如:理不公,大家摆;摆说,摆列(陈述);摆话(说话)

    (11) 炫耀;显示 。如:摆阔(讲排场,显阔气);摆款(摆架子);摆威风;摆老资格

    (12) 摆布 。如:摆治(摆布整治)

    (13) 摆渡,渡河 。如:摆脚(方言:摆渡)

    (14) 对付;处置 。如:摆划(处理;解决);摆拨(操持;处理)

    名词

    (1) 悬挂于定点能在重力影响下往复摆动的物体 。如:单摆;复摆

    (2) 〈方〉∶“摆子”的简称。医学上称“疟疾”

    名词

    (( bǎi)形声,从衣)。衣裙的下幅,下摆 。如:摆纹(下摆的纹缕)

    英文翻译

    put, place; display; swing, swa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i2
    ◎ 潮州话:bai2

    宋本广韵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

    zhèn [zhe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L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KQ
    四角: 742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从车。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陈”。“阵”为后起字。本义: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

    (2) 同本义

    阵,旅也。——《玉篇》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史记·淮阴侯传》

    先登陷阵。——《史记·樊哙传》。

    (3) 又如:阵脚(战阵的前沿阵地);阵圆(战阵布置完毕);阵图(作战时所摆列的军阵图形);阵梢(战斗队列的尾端);阵杀(军中诛杀)

    (4) 阵地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史记》

    (5) 。又如:阵殁(在战场上死去;阵亡);阵场(战场);阵门(军营之门);阵俘(战场上俘获的敌兵);阵云(战地气氛,战阵烟云。又称“战云”)

    (6) 又指战争或战斗

    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 唐· 白居易《蛮子朝》。

    (7) 又如:阵阵赢(仗仗取胜);叫阵;怯阵;出阵;阵败(战败);阵率(战士)

    (8) 雷阵雨来临前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的现象

    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唐· 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9) 又如:阵头雨(雷阵雨);阵影(阵云的阴影)

    动词

    (1) 布阵,列阵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

    量词

    (1) 表示事物经过的一定时间段落

    每一阵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一阵雨;一阵风;一阵寒潮;一阵喧哗;一阵尘暴

    英文翻译

    column, row or file of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