鼽窒
注音
ㄑ一ㄡˊ ㄓˋ
词语释义
鼻塞不通。
词语解释
鼻塞不通。
《吕氏春秋·季秋》:“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 高诱 注:“民鼽窒,鼻不通也。”《灵枢经·经脉》:“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引证解释
⒈ 鼻塞不通。
引《吕氏春秋·季秋》:“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
高诱注:“民鼽窒,鼻不通也。”
《灵枢经·经脉》:“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鼽窒的网络释义
鼽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鼻塞不通 。又名鼻鼽、鼽鼻、鼽水。如:鼽欬(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
(2) 流清鼻涕 。如:鼽衄(又流鼻涕又流鼻血)
英文翻译
clogged nos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穴,至声。洞穴狭小阻塞,故从穴。本义:阻塞,不通) (2) 同本义 窒,塞也。——《说文》 有孚窒。——《易·讼》。虞注:“塞止也。” 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鼻则为鼽为窒。——《吕氏春秋·尽数》。注:“不通也。” 穹窒熏鼠。——《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窒塞;窒阂(闭塞,阻隔) (4) 抑止住使不发泄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易·损》 (5) 又如:窒抑(阻遏;抑制);窒欲(抑制欲望);窒滞(阻碍);窒沮(阻滞);窒郁(抑郁;沉闷);窒士(不得志的文人) 名词 (1) 障碍物 有窒皆通。——《丞相答刺罕赠谥制》 (2) 又如:窒烦(排除烦乱的心情) 英文翻译stop up, obstruct
方言集汇◎ 粤语:zat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丰腔] zh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梅县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五質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