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鼠

xī shǔ [ xi shu]
注音 ㄒ一 ㄕㄨˇ

词语释义

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词语解释

  1. 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春秋·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三国志·魏志·杜袭传》:“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三·鼷鼠》﹝集解﹞引 陈藏器 曰:“鼷鼠极细,卒不可见,食人皮牛马等皮肤成疮,至死不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男儿胆大如鼷鼠,一何可哂。”

  2.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太平御览》卷九一一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北方有冰万里,厚百丈,有鼷鼠在冰下出焉,其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热。”

引证解释

⒈ 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春秋·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三国志·魏志·杜袭传》:“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鼷鼠》﹝集解﹞引陈藏器曰:“鼷鼠极细,卒不可见,食人皮牛马等皮肤成疮,至死不觉。”
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男儿胆大如鼷鼠,一何可哂。”

⒉ 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太平御览》卷九一一引汉东方朔《神异经》:“北方有冰万里,厚百丈,有鼷鼠在冰下出焉,其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热。”

鼷鼠的国语词典

一种家鼠。身体小,吻部尖而长,耳朵较大,尾巴细长,全身灰黑色或灰褐色。是传播鼠疫的媒介。

鼷鼠的网络释义

鼷鼠

  • 鼷鼠,一种小老鼠。也叫小家鼠。 为鼠科中的小型鼠,体长60~90毫米,体重7~20克,尾与体长相当或略短于体长。
  • 鼷鼠的翻译

    英语: rat, mouse

    鼷鼠造句

    被玄黄之气包围着的小鼷鼠,谁都动不了。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且锌在肥胖鼷鼠体内各组织间有不同吸收及分布情形,锌大量被摄入及堆积在肝脏脂肪组织中。
    实验结果显示,给予锌处理后之肥胖鼷鼠,其体脂肪含量显著增加。
    如果一个繁殖季节中白鼬有充足的沟鼠和鼷鼠为主食,它们就会生长良好,且数量会达到猖獗的程度。
    本实验即分别以肥胖病患及肥胖鼷鼠,探讨锌在肥胖中的组织分布,处理影响及与内分泌间的可能变化关系。

    汉字详情

    [xi]
    部首: 1302
    笔画: 23
    五笔: VNUD
    五行:
    仓颉: HVBVK
    四角: 727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鼷鼠 ,鼠类中最小的一种

    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鼷鼬(鼷鼠与鼬鼠);鼷腹鹪枝(比喻欲望不大)

    英文翻译

    a m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h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梅县腔] hi2 [台湾四县腔] hi1
    ◎ 潮州话:何衣5 ,hi5(hî)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雞齊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ighe/hei
    shǔ [shu]
    部首: 1302
    笔画: 13
    五笔: VNU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VYV
    四角: 77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如:鼠疮;鼠瘘

    英文翻译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方言集汇

    ◎ 粤语:sy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宝安腔] cu3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chu3 [陆丰腔] c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舒吕上聲開口三等sjox/sj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