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窜狗盗

shǔ cuàn gǒu dào [ shu cuan gou dao]
繁体 鼠竄狗盜
注音 ㄕㄨˇ ㄘㄨㄢˋ ㄍㄡˇ ㄉㄠ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成语用法

鼠窜狗盗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引证解释

⒈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隋书·高祖纪下》:“歷阳、广陵,窥覦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鼠窜狗盗的网络释义

鼠窜狗盗

  • 鼠窜狗盗,成语,读作shǔ cuàn gǒu dào,解释为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 汉字详情

    shǔ [shu]
    部首: 1302
    笔画: 13
    五笔: VNU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VYV
    四角: 77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如:鼠疮;鼠瘘

    英文翻译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方言集汇

    ◎ 粤语:sy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宝安腔] cu3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chu3 [陆丰腔] c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舒吕上聲開口三等sjox/sjvv
    cuàn [cuan]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KH
    五行:
    仓颉: JCLL
    四角: 305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2) 同本义 。如:窜迹(遁迹;隐迹);窜身(藏身)

    (3) 奔逃

    (4) 又如:逃窜(逃跑流窜);窜亡(逃亡;逃跑);窜走(逃跑;潜逃。奔走;乱跑)

    (5) 放逐 。如:窜投(放逐);窜死(贬逐而死);窜官(流放的官员)

    (6) 删改 。如:窜句(改易文字);窜削(犹删改);窜易(改动);窜附(改动和增益);窜益(改动和增益);窜寄(更改并混入)

    (7) 羼杂;混入 。如:窜言(参与议论);窜杂(搀杂;混杂)

    (8) 骚扰 。如:窜挠(犹“骚扰”)

    (9) 跳;往上冲 。如:窜动(激烈地跳动)

    (10) 怂恿 。如:窜掇(劝诱;怂恿);窜谋(暗中谋划)

    英文翻译

    run away; revise, edit; expel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宋本广韵

    gǒu [go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Q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PR
    四角: 4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句( 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2) 同本义

    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

    艮为狗。——《易·说卦传》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

    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属于犬科(Canidae)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Canis familiaris),自史前时期以来就被人类豢养,无疑源自某种不知名的犬属(Canis)野兽,可能就是普通狼,由人工培养出来的品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兽类(在形状、大小、颜色、毛皮的长短和性质等各方面)。又如:狗犀(狗尸);狗矢(狗粪);狗屠(以屠杀狗为业者);狗窦(狗洞);狗彘(狗与猪。比喻行为卑劣的人)

    (4)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犬)未成豪,狗。——《尔雅》。郝懿行义疏:“狗,大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貂不足, 狗尾续。——《晋书》

    (5) 比喻坏人

    我要早知道这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当初哪会去管他是死是活

    (6) 又如:狗心狗行(比喻坏心肠、恶劣行为);狗鼠(比喻品行卑劣的人)

    (7) 十二生肖之一 。如:老大娘七十四了,属狗的

    形容词

    (1) 詈词。该死的。表示极端蔑视 。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狗杀才(骂人的话。该杀的狗东西)

    (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动词

    谄媚,奉承 。如:狗事(奉承,巴结);这帮人专会狗着他

    英文翻译

    dog, canis familiaris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宝安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梅县腔] geu3 [海陆丰腔] kieu3 [东莞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陆丰腔] geu3 [客英字典] ge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厚上聲開口一等kəukux/kov
    dào [dao]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UQWL
    五行:
    仓颉: IOBT
    四角: 3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 同本义

    盜,私利物也。

    窃货曰盗。——《荀子·脩身》

    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庄子·山水》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盗器为奸。——《左传·文公十八年》

    盗名不如盗货。——《荀子·不苟》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齐国人善盗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3) 又如:偷盗(偷窃);盗跖下惠(跖和柳下惠,两人虽是兄弟,但跖被诬为大盗,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盗名(偷取美名)

    (4) 抢掠劫持

    遂共盗而残之。——《列子·说符》

    (5) 窃据;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如:盗恩(冒取他人的功勋和奖赏);盗篡(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盗据(割据;强占)

    (6) 诈骗;骗取 。如:欺世盗名;盗言(巧诈甜美的言辞);盗铸(私自铸钱)

    (7) 侵犯 。如:盗边(侵犯边境)

    (8) 私通

    闻平居家时,盗其嫂。——《汉书·陈平传》

    (9) 逃避 。如:盗税(逃避纳税)

    名词

    (1) 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其犹穿窬(跳墙)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刘基《卖柑者言》

    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世说新语·或溺》

    (2) 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

    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宋· 苏轼《教战守》

    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庄子·盗跖》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是故寇盗处处蚁合。——《世说新语·识鉴》

    (3) 又如:盗竽(盗魁;盗首);盗目(盗贼头目);海盗;窃国大盗

    (4) 对反叛者的贬称 。如:盗乱(盗匪之乱)

    副词

    偷偷地,暗中地

    民亦间盗铸钱。——《史记·平准书》

    英文翻译

    rob, steal; thief, bandi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陆丰腔] to6 [梅县腔] tau5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