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拖肠

shǔ tuō cháng [ shu tuo chang]
繁体 鼠拖腸
注音 ㄕㄨˇ ㄊㄨㄛ ㄔㄤˊ

词语释义

1.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昔仙人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

词语解释

  1.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昔仙人 唐昉 ,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悵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宋 欧阳修 《续作永昭陵挽词》之三:“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亦作“ 鼠啮肠 ”。 唐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鼠啮肠”。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昔仙人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
宋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悵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宋欧阳修《续作永昭陵挽词》之三:“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
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鼠拖肠的网络释义

鼠拖肠

  • shǔ tuō chánɡ
  • 汉字详情

    shǔ [shu]
    部首: 1302
    笔画: 13
    五笔: VNU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VYV
    四角: 77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如:鼠疮;鼠瘘

    英文翻译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方言集汇

    ◎ 粤语:sy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宝安腔] cu3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chu3 [陆丰腔] c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舒吕上聲開口三等sjox/sjvv
    tuō [tuo]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TBN
    五行:
    仓颉: QOPD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英文翻译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to1
    ◎ 客家话:[梅县腔] to1 to5 [宝安腔] to1 [客英字典] to1 [沙头角腔] to1 [东莞腔] to1 [海陆丰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o1 [台湾四县腔] to1
    ◎ 潮州话:t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吐邏去聲開口一等thahtʰɑ
    cháng [chang]
    部首: 444
    笔画: 7
    五笔: ENRT
    五行:
    仓颉: BNSH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昜( 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2) 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 。如:小肠;肥肠;香肠

    (3) 内心,情怀 。如:心肠(用心;存心);肠肚(心思);肠荒(心慌意乱)

    英文翻译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