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冔

fǔ xǔ [ fu xu]
注音 ㄈㄨˇ ㄒㄨˊ

词语释义

殷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 戴着殷冠。

词语解释

  1. 殷 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

    《诗·大雅·文王》:“厥作祼将,常服黼冔。” 毛 传:“黼,白与黑也。冔, 殷 冠也。”

  2. 戴着 殷 冠。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然后量能而授之职,授之田宅,又率以祀 文王 ,黼冔祼将,骏奔走于庙。” 王国维 《海上送日本内藤博士》诗:“眼见 殷 民常黼冔,归去便将闕史补。”

引证解释

⒈ 殷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

《诗·大雅·文王》:“厥作祼将,常服黼冔。”
毛传:“黼,白与黑也。冔, 殷冠也。”

⒉ 戴着殷冠。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九》:“然后量能而授之职,授之田宅,又率以祀文王,黼冔祼将,骏奔走于庙。”
王国维《海上送日本内藤博士》诗:“眼见殷民常黼冔,归去便将闕史补。”

黼冔的网络释义

黼冔

  • 黼冔,殷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1205
    笔画: 19
    五笔: OGUY
    五行:
    仓颉: TBIJB
    四角: 33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黹( 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同本义

    黼,白与黑相次文。——《说文》

    玄衮及黼。——《诗·小雅·采菽》

    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考工记·画缋之事》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书·益稷》

    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周礼·天官·典丝》

    (2) 又

    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汉书·贾谊传》

    黼衣黻裳不茹荤。——《荀子·哀公》

    (3) 又如:黼依(绣有斧文的屏风。设于朝廷天子的座后);黼帷(绣有斧形花纹的帷账。古时天子所用);黼绣(绣有斧纹的衣服)。比喻辞藻华丽。如:黼黻(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黼藻(指华丽的辞藻)

    英文翻译

    embroidered official or sacrificial rob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3 [客英字典] pu3 [客语拼音字汇] fu1 pu3 [梅县腔] pu3 [台湾四县腔]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yox/piuupĭu
    [xu]
    部首: 216
    笔画: 10
    五笔: JKGF
    仓颉: ARMD
    四角: 60641

    英文翻译

    cap worn during the Yin dyn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hi3 [台湾四县腔] hi1 hi3 [海陆丰腔] hi1 h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況羽上聲合口三等hyox/x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