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黝暗 ”。幽暗。
叶圣陶 《隔膜·欢迎》:“一个园里的一个厅,壁上挂着黝黯的对联画幅。”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她立在桌边,脸背着黝黯的灯光,沉思了一息。”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诸天尽黝暗,曷有众星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黝暗”。幽暗。
引叶圣陶《隔膜·欢迎》:“一个园里的一个厅,壁上挂着黝黯的对联画幅。”
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她立在桌边,脸背着黝黯的灯光,沉思了一息。”
许地山《缀网劳蛛·换巢鸾凤》:“诸天尽黝暗,曷有众星朗。”
黝黯的国语词典
形容光线昏暗。
如:「夜深了,屋子一片黝黯。」
黝黯的网络释义
黝黯
黝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幼声。本义:淡黑色)
(2) 同本义
黝,微青黑色。——《说文》
黑谓之黝。——《尔雅》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周礼·春官·守祧》
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礼记·玉藻》。唐· 孔颖达疏引 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
阴祀用黝牲,毛之。——《周礼·地官·牧人》
(3) 又如:黝牲(黑色的牲畜);黝垩(以黑色和白色作涂饰);黝犊(黑色小牛);黝瘦(又黑又瘦);黝绿(浓绿);黝泽(浓黑而有光泽);黝面(青黑色脸面)
(4) 缠绕的样子 。如:黝纠(相连绕的样子)
(5) 长长的样子
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文选·潘岳·闲居赋》
动词
(1) 变黑;使发黑
铠胄黝锈,枪刀弓矢生疏。——《歧路灯》
(2) 又如: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黝锈(发黑生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3 [客英字典] ju5 j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梅县腔] ju5 [台湾四县腔] ju3 [宝安腔] ju3 ju5 jiu3 j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伊 | 於脂 | 影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ʔi | qjii/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音声。本义:深黑色)
(2) 同本义
黯,深黑色也。——《说文》
黯,黑也。——《广雅》
黯然而黑。——《史记·孔子世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黯然(黑暗的样子)。泛指黑色
(4) 昏暗,暗淡无光
使史黯往观焉。——《淮南子·主术》
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鲁迅《药》
(5) 又如:黯淡(昏暗不光明的样子)
(6) 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江文通集》
(7) 又如:黯然欲绝(形容极其伤感的情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陆丰腔] am5 [梅县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