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黯

yǒu àn [ you an]
注音 一ㄡˇ ㄢˋ

词语释义

1.亦作"黝暗"。 2.幽暗。

词语解释

  1. 亦作“ 黝暗 ”。幽暗。

    叶圣陶 《隔膜·欢迎》:“一个园里的一个厅,壁上挂着黝黯的对联画幅。”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她立在桌边,脸背着黝黯的灯光,沉思了一息。”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诸天尽黝暗,曷有众星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黝暗”。幽暗。

叶圣陶《隔膜·欢迎》:“一个园里的一个厅,壁上挂着黝黯的对联画幅。”
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她立在桌边,脸背着黝黯的灯光,沉思了一息。”
许地山《缀网劳蛛·换巢鸾凤》:“诸天尽黝暗,曷有众星朗。”

黝黯的国语词典

形容光线昏暗。

如:「夜深了,屋子一片黝黯。」

黝黯的网络释义

黝黯

  • 【读音】:yǒu àn
  • 【.黝】:黝,微青黑色。——《说文》
  • 黑谓之黝。——《尔雅》
  •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周礼·春官·守祧》
  • 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礼记·玉藻》。唐·孔颖达疏引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
  • 阴祀用黝牲,毛之。——《周礼·地官·牧人》
  • 又如:黝牲(黑色的牲畜);黝垩(以黑色和白色作涂饰);黝犊(黑色小牛);黝瘦(又黑又瘦);黝绿(浓绿);黝泽(浓黑而有光泽);黝面(青黑色脸面)
  • 缠绕的样子〖winding〗。如:黝纠(相连绕的样子)
  • 长长的样子〖long〗
  • 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文选·潘岳·闲居赋》
  • 黝黯造句

    黝黯的苍空中。仿佛正有两只眼睛,在默默地查看人间的善良与罪恶,一丝也不会错过。
    但今天,它却被随意挂于此陋室中黝黯的一角,两旁更放满犁耙耕具,昔日的万般。
    由于没有灯,屋子黝黯异常,什么也看不到。
    黝黯的传送空间,陡然有了一些明亮,曾鑫清楚的看到,气罩外那些原本张狂狰狞的空间乱流,竟然萎靡的向后退去。
    也是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在如此黝黯的环境下,没有任何光源的情况下,竟也能看的如此清晰,有如白昼。
    山崖下,那漆黑漆黑的洞窟,一如妖魔张开的巨口正待择人而噬,四下乱石高堆,石上满积冰雪,漆黑的洞窟,衬着皑皑白雪,更显得险森黝黯,深不见底,单只“鬼窟”。
    即使是本着纯洁思想第一位的韦索,也不禁对于这个传说中隐藏在红色霓虹灯街区,那些黝黯小房间玻璃橱柜里面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性”。
    火麒麟身上的火焰一阵翻腾,化作一道流光朝麒麟戒中飞去,原本黝黯的麒麟戒闪过一道红光,吸收起空气中的火元素。
    那一刻,是惊恐,是犹疑,更多的是混沌,而这一切,在我,望向他那双黝黯的再也见不了天光的眸子那一刻,便成了认,命。

    汉字详情

    yǒu [you]
    部首: 1202
    笔画: 17
    五笔: LFOL
    五行:
    仓颉: WFVIS
    四角: 643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幼声。本义:淡黑色)

    (2) 同本义

    黝,微青黑色。——《说文》

    黑谓之黝。——《尔雅》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周礼·春官·守祧》

    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礼记·玉藻》。唐· 孔颖达疏引 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

    阴祀用黝牲,毛之。——《周礼·地官·牧人》

    (3) 又如:黝牲(黑色的牲畜);黝垩(以黑色和白色作涂饰);黝犊(黑色小牛);黝瘦(又黑又瘦);黝绿(浓绿);黝泽(浓黑而有光泽);黝面(青黑色脸面)

    (4) 缠绕的样子 。如:黝纠(相连绕的样子)

    (5) 长长的样子

    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文选·潘岳·闲居赋》

    动词

    (1) 变黑;使发黑

    铠胄黝锈,枪刀弓矢生疏。——《歧路灯》

    (2) 又如: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黝锈(发黑生锈)

    英文翻译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j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3 [客英字典] ju5 j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梅县腔] ju5 [台湾四县腔] ju3 [宝安腔] ju3 ju5 jiu3 j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ʔiqjii/i
    àn [an]
    部首: 1202
    笔画: 21
    五笔: LFOJ
    五行:
    仓颉: WFYTA
    四角: 603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音声。本义:深黑色)

    (2) 同本义

    黯,深黑色也。——《说文》

    黯,黑也。——《广雅》

    黯然而黑。——《史记·孔子世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黯然(黑暗的样子)。泛指黑色

    (4) 昏暗,暗淡无光

    使史黯往观焉。——《淮南子·主术》

    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鲁迅《药》

    (5) 又如:黯淡(昏暗不光明的样子)

    (6) 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江文通集》

    (7) 又如:黯然欲绝(形容极其伤感的情状)

    英文翻译

    dark, black; sullen, dreary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陆丰腔] am5 [梅县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六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黝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