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碧

yǒu bì [ you bi]
注音 一ㄡˇ ㄅ一ˋ

词语释义

指墨绿的池水。

词语解释

  1. 指墨绿的池水。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石牀丹灶雨气溼,一池黝碧巖之隈。”

引证解释

⒈ 指墨绿的池水。

清黄景仁《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石牀丹灶雨气溼,一池黝碧巖之隈。”

汉字详情

yǒu [you]
部首: 1202
笔画: 17
五笔: LFOL
五行:
仓颉: WFVIS
四角: 643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幼声。本义:淡黑色)

(2) 同本义

黝,微青黑色。——《说文》

黑谓之黝。——《尔雅》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周礼·春官·守祧》

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礼记·玉藻》。唐· 孔颖达疏引 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

阴祀用黝牲,毛之。——《周礼·地官·牧人》

(3) 又如:黝牲(黑色的牲畜);黝垩(以黑色和白色作涂饰);黝犊(黑色小牛);黝瘦(又黑又瘦);黝绿(浓绿);黝泽(浓黑而有光泽);黝面(青黑色脸面)

(4) 缠绕的样子 。如:黝纠(相连绕的样子)

(5) 长长的样子

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文选·潘岳·闲居赋》

动词

(1) 变黑;使发黑

铠胄黝锈,枪刀弓矢生疏。——《歧路灯》

(2) 又如: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黝锈(发黑生锈)

英文翻译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j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3 [客英字典] ju5 j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梅县腔] ju5 [台湾四县腔] ju3 [宝安腔] ju3 ju5 jiu3 j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ʔiqjii/i
[bi]
部首: 517
笔画: 14
五笔: GR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AMR
四角: 16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形容词

(1) 青绿色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 青白色,浅蓝色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英文翻译

jade; green, blue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pet7 [海陆丰腔] bit7 pet7 [梅县腔] pet7 [台湾四县腔] bit7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东莞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彼役昔合入聲合口三等pĭwɛkpyek/pv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