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记

mò jì [ mo ji]
繁体 默記
注音 ㄇㄛ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默记 mòjì

(1) 心中暗记

默记经文
remember to oneself

词语解释

  1. 暗中记住。

    汉 班固 《答宾戏》:“潜神默记,縆以年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为人有记功,从 桓宣武 平 蜀 ,按行 蜀 城闕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 许地山 《缀网劳蛛》:“她每夜睡前的功课就是跪在那垫上默记三两节经句,或是诵几句祷词。”

引证解释

⒈ 暗中记住。

汉班固《答宾戏》:“潜神默记,縆以年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闕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
许地山《缀网劳蛛》:“她每夜睡前的功课就是跪在那垫上默记三两节经句,或是诵几句祷词。”

默记的国语词典

在心中暗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乃知张生夜来所见夜叉吃啖赶逐之景,乃是冤魂不散,鬼神幻出一段怪异,逼那张生伏在冢中,方得默记劫盗姓名,使他逃不得。」也作「嘿记」。

默记的网络释义

默记

  • 默记:汉语词汇
  • 默记:三国时期张俨创作文集
  • 默记:北宋王铚创作笔记文集
  • 默记 (汉语词汇)

  • 默记是汉语词汇,拼音mò jì,解释为默默记诵暗中记住。
  • 默记造句

    他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那张手绘的地图,默记。
    对武术并无爱好的方子明临阵磨刀,一招一式现学现卖与血灵纠缠在一起,同时也暗暗把对方古武格斗术的招式默记于心。
    高考之际,放松压力。提前进场,以免拥挤。答题技巧,心中默记。仔细读题,后难先易。驱除杂念,循规蹈矩。遭遇难题,冷静梳理。认真检查,多多有益。
    我默默记诵着那奇特的五族魔咒和手势,考虑着使用什么样的结界将这些魔咒与手势融合到一起。
    清明节这个传统又特别的节日到来了,逝者如斯,生者振奋,只想轻轻地对你说,将他默默记在心里吧!你要活的开心,让远在天国的他能够放心!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
    盛天武默默记在心里,反复推敲琢磨,手上不断的将招式演练。
    在后期执行阶段,调控中心采取“班组大讲堂、反事故演习、预案人人说、默记默背预案”等方式帮助调度员和监控员深入了解方式安排和事故预案。
    在大学学习比高中需要更多的阅读和思考,更少的默记。
    皇太后默记文殊像貌,回京后,命人在香山雕了一尊石像,并建立“宝相寺”。
    我虽不明但觉厉,认真聆听默默记下。
    陈月如拿这小九九表在大堂默记,初次接触乘除法,陈月如感觉很新鲜,也很惊奇,发现用了这个方法以后,计算速度快了很多。
    方歌城默默记诵,半个时辰后感觉已经滚瓜烂熟。
    总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诡异,可是他身为林家后辈,纵然是家主的儿子,也还是人微言轻,无权干涉长辈们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他只是默默记下,没有寻本挖源的去问个究竟。
    所报点数正好对应他心中默记的好牌位置,这样,他便能拿到预先砌好的好牌。
    卡尔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默默记下这句话。
    但是,她会对我笑,会对我说谢谢,还会送东西给我,会默默记住我喜欢什么,然后护住我,甚至……”想及独孤府和睿亲王府的情景,唇边原本的苦涩变成了满足,他碧色眼眸闪过潋滟光泽,“会不顾及生命来救我。”。女巫的猫 
    这个晚上,莫凡就一直坐在院子里,抬头仰望漫天星穹,心里默默记诵着自己编好的身份,还有那二十六个“祖传”。
    使用索引卡片:在索引卡片上写出拼写的单词、默记内容、或者关键内容,让孩子在站着或者在房里走来走去的时候可以翻阅。
    他没有弃甲丢盔,而是奋起直追,勤问苦学,在梦中都默记着操作流程。

    汉字详情

    [mo]
    部首: 1202
    笔画: 16
    五笔: LFO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FIK
    四角: 633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2) 闭口不说话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3)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4) 幽静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5) 通“墨”。不廉洁,贪污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动词

    (1) 默写 。如:默生字

    (2) 冒,涌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副词

    (1) 私下; 暗中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2)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英文翻译

    silent; quiet, still;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t8 [客英字典] met8 [海陆丰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台湾四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梅县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mokmək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