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祷

mò dǎo [ mo dao]
繁体 默禱
注音 ㄇㄛˋ ㄉㄠ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动)不出声地祈祷;心中祷告:~全家平安。

词语解释

  1. 不出声地祈祷;心中祷告。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右辖抑神致雨二异》:“饭罢,烈日如焚,公再率郡寮诣僧伽前炷香默祷者久之。” 靳以 《泥路》:“她常默祷着,求神的法力,把他的病痛移到她的身上来吧。”

引证解释

⒈ 不出声地祈祷;心中祷告。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宋何薳《春渚纪闻·李右辖抑神致雨二异》:“饭罢,烈日如焚,公再率郡寮诣僧伽前炷香默祷者久之。”
靳以《泥路》:“她常默祷着,求神的法力,把他的病痛移到她的身上来吧。”

默祷的国语词典

不出声音,在心中祷告。

默祷的网络释义

默祷

  • 默祷,指不出声地祈祷;心中祷告。
  • 默祷造句

    早在周一,奥巴马号召全国人民一起通过默祷以及全国范围内降半旗来纪念这些受难人员。
    昨曾默祷穹苍,祝母亲大人早占勿药,以释悬系。
    我提出了这样的生活已被安置在我的手,我是随着接触,甚至成为它的一部分奇迹默祷祝福表示感谢。
    在你黑暗的殿中,夜半敲起默祷的钟声的时候,命令我吧,我的主人,来站在你面前歌唱。
    麦兜麦仲肥走到三清像前躬身默默祷告后,那神像上飘下一张黄表纸来。
    每天早晨牧师都要默祷一小时。
    腊八粥节将快到,发条短信朋友报。民俗民风莫要忘,时日不凡默祷告。祈盼朋友平安笑,吉祥如意过节好。身体健康出行顺,不惧严寒逞英豪。祝朋友粥节悅颜,愿冬天平顺安详。
    她所得到的消息前后矛盾,这让她深感不安,甚至产生了一丝恐惧,她一边默默祷告着,一边把前后两封消息又仔细研究着。
    那悲伤的寡妇放了一个花环在她丈夫的墓碑上,然后默祷一番。
    潘超已不在了,只有陈伯如泥塑木雕对着弥勒佛默祷。
    他刚默祷完,就看见利百加肩上扛着水罐走出来。
    在你黑暗的殿中,夜半敲起默祷的钟声的时候,命令我罢,我的主人,来站在你面前歌唱。
    车内一片寂静,有如教堂里的默祷。
    或许对一些男士而言,这微妙的调整也意味着他们在内心默祷你会注意到这一瞬而过的小动作。
    明珠突然高兴起来,说着双手合十,默默祷念起来。
    现在的行祖庙已没有建醮、燃炮等内容,参拜仪式也简化了,人们大多是在北帝大小神像和观音像前双手合十低头默祷,然后投一些硬币在香炉里以求好运。
    那么在东西方五教创立兴起后,佛家说万法归一、道家说抱元守一、儒家说执中精一、耶教说默祷亲一、回教说清真返一。
    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
    经由持续向神默祷,头脑会从世俗欲望转移中开。
    爱情是,接吻时,你心中默祷:时间,请就此停住;世界,请就此凝固。

    汉字详情

    [mo]
    部首: 1202
    笔画: 16
    五笔: LFO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FIK
    四角: 633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2) 闭口不说话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3)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4) 幽静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5) 通“墨”。不廉洁,贪污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动词

    (1) 默写 。如:默生字

    (2) 冒,涌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副词

    (1) 私下; 暗中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2)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英文翻译

    silent; quiet, still;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t8 [客英字典] met8 [海陆丰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台湾四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梅县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mokmək
    dǎo [da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DF
    五行:
    仓颉: IFQKI
    四角: 35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寿声。向神求福的一种迷信行为)

    (2) 祈祷,祈神求福

    祷,告事求福也。——《说文》

    祷,祭也。——《广雅》

    五曰祷。——《周礼·大祝》。注:“祷,贺庆言福祚之辞。”

    候禳祷词之祝号。——《周礼·小祝》。疏:“求福谓之祷,报赛谓之祠。”

    既伯既祷。——《诗·小雅·吉日》

    子疾病, 子路请祷。——《论语·述而》

    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以身祷于桑林之际。——《淮南子·主术》

    (3) 又如:祷巫(犹言巫祝祈祷);祷祀(有事祷求鬼神而致祭);祷雨(祈神降雨);祷祈(祈祷);祷牲(祈祷时所用的祭牲)

    (4) 盼望——书信中用作敬词,表示期望和请求

    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韩非子·扬权》

    (5) 又如:切祷;是所至祷;祷切(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急切);祷盼(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盼望)

    英文翻译

    pray; entreat, beg, plead; prayer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