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默默地观察。
孙中山 《致邓泽如函》:“弟自攻破 镇南关 之后,默察 广西 全局大有可为,月来所图较前极有进步。”
引证解释
⒈ 默默地观察。
引孙中山《致邓泽如函》:“弟自攻破镇南关之后,默察广西全局大有可为,月来所图较前极有进步。”
默察的网络释义
默察
默察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2) 闭口不说话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3)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4) 幽静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5) 通“墨”。不廉洁,贪污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动词
(1) 默写 。如:默生字
(2) 冒,涌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副词
(1) 私下; 暗中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2)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t8 [客英字典] met8 [海陆丰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台湾四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梅县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墨 | 莫北 | 明 | 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一等 | 登 | 曾 | mok | mə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2) 同本义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4)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6)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7)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8)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9)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10)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形容词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陆丰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宝安腔] cat7 [东莞腔] c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