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庶

lí shù [li shu]
注音 ㄌ一ˊ ㄕㄨˋ

词语释义

黎庶 líshù

(1) 众民,民众

the common people;the multitude

引证解释

⒈ 黎民。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騶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
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国侵则害加黎庶,德败则祸起萧墻。”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上慰圣心,下安黎庶。”

黎庶的国语词典

百姓、民众。

黎庶的网络释义

黎庶

  • 黎庶:黎民百姓
  • 黎庶:兴义军分区司令员
  • 黎庶的翻译

    英语: populace, masses, the people

    黎庶造句

    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
    贵君臣失和,黎庶涂炭,甚为不美。
    汪知县听到这个自我介绍,便在心里自然而然的将方应物与一般黔首黎庶区分开了,划到了潜在士子行列,享受和半吊子读书人一样的待遇。
    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粤自鸿蒙一判,天地攸分,天上就起有神仙,居于三十三天,地下就生有黎庶,居于九州之地。
    元旦良辰,进表上答诸天护佑之宏恩,下祈黎庶之清平,历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冰雹化散,瘟疫潜消,虫蝗不起,六畜平安。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这么看来,文丞相临危受命,获传儒家功法,正预示了这近百年来天下纷乱,我华夏山河任由异族践踏,汉人倍受欺凌压迫,黎庶涂炭,悲哉斯民!
    四百万黎庶惊雷之哭,声震四宇苍穹,宝岛上,风云色变,若无天地。
    史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今我邪影,和公孙阳结为兄弟,虽为异姓,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时俄廷黩武,意在开边,兵入阿富汗,驱役夫无异于鸡犬,戮黎庶无异草芥,大国陷于大漠,久战不得息,万民不舒息,国乃亡于斯。
    吾尝闻将军三人立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救困扶危,而二位将军却为兄弟小义而忘天下大义,不是有愧玄德公又是什么!
    许多黉舍修建尺度分歧划定,导致了黎庶的愤慨。
    从孙复的口中听到了中国的苦难,以及满清和洋人狼狈结合,欺压亿万黎庶,胸中早已凝聚了满腹的愤怒无处发泄,这次全部被孙复逼了出来,气势真是震天撼地。
    今天诱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因为有你,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宴闲、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两位过奖了,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我们身为军人,自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保境护民,方才不失军人之本色。
    在这些立碑者中,不仅有常见的墓主的门生故吏之类,同时也不乏黎庶平民。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汉字详情

    部首: 434
    笔画: 15
    五笔: TQTI

    英文翻译

    surname; numerous, many; black
    shù [shu]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AO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TF
    四角: 0023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3) 各种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4)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绩,众多的功业)

    (5) 几乎,将近,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6) 又如:庶可(差不多可以)

    名词

    (1) 百姓;平民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儿);庶萌(众民,百姓)

    (3)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分势不贰,庶適(同嫡)不争。——《韩非子·八经·起礼》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4) 又如:庶孙(庶出的孙子);庶孽(妾媵之子;庶生之子);庶长(庶出的长者);庶弟(庶出之弟);庶兄(庶出之兄);庶叔(庶出之叔父)

    (5) 姓

    副词

    (1) 也许;或许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 又如: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庶或(也许;或许);庶易为力(或许容易办到)

    (3) 幸而,幸得

    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4) 又如:遮定(幸得安定)

    (5) 但愿,希冀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 又如: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

    英文翻译

    numerous, various; mul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宝安腔] su5 [梅县腔] sh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za5 [台湾四县腔] su5 [海陆丰腔] shu5 [陆丰腔] shu6
    ◎ 潮州话:思污3(恕)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商署去聲開口三等sjoh/sjvhɕĭo

    黎庶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