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帜

huī zhì [ hui zhi]
繁体 麾幟
注音 ㄏㄨㄟ ㄓˋ

词语释义

将帅的旗帜。

词语解释

  1. 将帅的旗帜。

    《吴子·论将》:“旌旗麾帜,所以威目。”《新唐书·王式传》:“ 式 发自 光福里 第,麾帜皆东靡,猎猎有声。”《宋史·兵志九》:“旌旗麾帜,各随方色。”

引证解释

⒈ 将帅的旗帜。

《吴子·论将》:“旌旗麾帜,所以威目。”
《新唐书·王式传》:“式发自光福里第,麾帜皆东靡,猎猎有声。”
《宋史·兵志九》:“旌旗麾帜,各随方色。”

麾帜的网络释义

麾帜

  • 麾帜,读音为huī zhì ㄏㄨㄟ ㄓ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将帅的旗帜。
  • 汉字详情

    huī [hui]
    部首: 1103
    笔画: 15
    五笔: YSSN
    五行:
    仓颉: ICHQU
    四角: 00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毛,麻声。本义:古代供指挥用的旌旗)

    (2) 同本义 。如:麾下(敬语。将旗之下;部下);麾盖(军旗与车盖。泛指军队);麾节(旌旗及符节);麾旗(指挥旗)

    (3) 喻将帅 。如:麾节(喻将帅的指挥)

    动词

    (1) 指挥,下命令行动

    麾,指麾。——《玉篇》

    (2) 又如:麾军(指挥军队);麾众(指挥大众)

    (3) 同“挥”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瑕叔盈又以蝥弧(蝥弧,郑伯旗名)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魏其侯去,麾灌夫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新序·杂事四》

    (4) 又如:麾去(撤掉;退掉);麾动(作圆圈式的挥动);麾日(比喻扭转乾坤。也作挥日);麾叱(挥手喝叱。同挥叱);麾扫(挥毛扫纸。指写诗作文)

    英文翻译

    a pennant, flag, banner; to signal to

    方言集汇

    ◎ 粤语:f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1 [客英字典]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zhì [zhi]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MHK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LBRC
    四角: 46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2) 同本义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

    树帜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5) 标记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6)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

    英文翻译

    flag, pennant; sign; fasten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