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织

huī zhī [ hui zhi]
繁体 徽織
注音 ㄏㄨㄟ ㄓ

词语释义

1.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形似小旌旗。 2.泛指标志。

词语解释

  1. 同“ 徽识 ”。《管子·事语》:“农夫寒耕暑耘,力归於上,女勤於缉绩徽织,功归於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十》:“徽织即徽识。

    《周官·司常》注曰:‘徽识,旌旗之细也。’识或作织。”《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汉 郑玄 笺:“织,徽织也;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 马瑞辰 通释:“按《周官·司常》 贾 疏两引《诗》皆作‘识文鸟章’。‘识’为正字,今作‘织’者,假借字,或通作‘帜’。”

引证解释

⒈ 同“徽识”。

《管子·事语》:“农夫寒耕暑耘,力归於上,女勤於缉绩徽织,功归於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十》:“徽织即徽识。 《周官·司常》注曰:‘徽识,旌旗之细也。’识或作织。”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汉郑玄笺:“织,徽织也;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
马瑞辰通释:“按《周官·司常》贾疏两引《诗》皆作‘识文鸟章’。‘识’为正字,今作‘织’者,假借字,或通作‘帜’。”

徽织的网络释义

徽织

  • 同“ 徽识 ”。 《管子·事语》:“农夫寒耕暑耘,力归於上,女勤於缉绩徽织,功归於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
  • 汉字详情

    huī [hui]
    部首: 303
    笔画: 17
    五笔: TM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UFK
    四角: 28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2) 同本义

    徽,三股绳也。——《说文》

    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

    (3) 绳索

    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

    (4) 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

    (5) 琴徽,系琴弦的绳

    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

    (6) 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嵇康《琴赋》

    (7) 标志;符号 。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

    (8) 旗帜

    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

    (9) 绑腿布

    徽,袤幅也。——《说文》。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

    (10) 徽州的省称 。旧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如:徽墨

    (11) 安徽省的简称 。如:徽调

    形容词

    (1) 美好;善良

    徽,善也。——《尔雅·释诂》

    (2) 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

    (3) 宏伟 。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

    动词

    (1) 停止;静止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

    (2) 束缚;捆绑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3)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

    英文翻译

    a badge, insignia

    方言集汇

    ◎ 粤语:fai1
    ◎ 客家话:[梅县腔] fi1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客英字典] fui1 [陆丰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东莞腔] fui1 [海陆丰腔] f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歸微合平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voi
    zhī [zh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RC
    四角: 26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埴( zhí)声。从“糸”,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织布,制作布帛的总称)

    (2) 同本义

    织,作布帛之总名也。——《说文》

    治丝曰织。织,绘也。——《尔雅》

    厥篚织贝。——《书·禹贡》。传:“细紵。”

    士不衣织。——《礼记·玉藻》。注:“染丝织之。”

    文织良货贿之物。——《周礼·玉府》。注:“文织画及绣锦。”

    妇人不织。——《韩非子·五蠹》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女不织。——汉·贾谊《论积贮疏》

    织纺井臼。——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织纸(纺织缝紝);织紝(泛指织布。织是织布帛,紝是用以织布帛的丝线,也指织布帛的工人);织造(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织花(用各种纱线、丝缕在织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纺织品);织帛(织作丝织品)

    (4) 编制,组成

    下展禽,置 六关,妾织蒲,三不仁。——《孔子家语》

    (5) 又如:织毛衣;织皮(兽毛织成的毛布或毛衣);织金(交错金丝);织罗(虚构情由,网罗入罪,以诬谄无辜的人;编织罗网)

    (6) 搜罗;收集

    要什么东西?顺便织来孝敬。——《红楼梦》

    名词

    (1) 布帛,织布机上的丝

    织生自蚕茧。——《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今若断斯织。

    何异断斯织。

    (3) 掌管制作布帛的官属 。如:织坊(纺织之所。即织室);织室(官署名。“汉代”掌管织造皇室丝帛的官府)

    英文翻译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ik4 [揭阳]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