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

lù jīn [ lu jin]
注音 ㄌㄨˋ ㄐ一ㄣ

词语释义

鹿的筋腱。肴馔中珍品。亦用作中药。

词语解释

  1. 鹿的筋腱。肴馔中珍品。亦用作中药。

    《金史·世宗纪上》:“ 大定 八年,詔罢 復州 岁贡鹿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鹿筋, 苏恭 曰:‘主治劳损续絶。’尘沙眯目者,嚼烂挼入目中,则粘出。”

引证解释

⒈ 鹿的筋腱。肴馔中珍品。亦用作中药。

《金史·世宗纪上》:“大定八年,詔罢復州岁贡鹿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鹿》:“鹿筋, 苏恭曰:‘主治劳损续絶。’尘沙眯目者,嚼烂挼入目中,则粘出。”

鹿筋的网络释义

鹿筋 (食品)

  • 鹿筋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功效:补肾阳、壮筋骨。主治:治劳损过度、风湿关节痛、子宫寒冷、阳痿、遗精。鉴定:干燥的鹿筋,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粗约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之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 鹿筋造句

    这名独出心裁的中国企业家居住在北海道钏路市阿寒町,名叫徐秋成,他开办的鹿皇株式会社已经注册并在网上开始宣传销售活动,产品有鹿角霜、鹿筋等。
    上八珍是狸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中八珍是鱼肚、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什膜、鱼唇、裙边。下八珍是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蛎黄、乌鱼蛋。
    鹿肉包括鹿的各部位肌肉以及鹿筋、鹿鞭、鹿尾等,其功能大体相仿但又各有不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需要鹿茸、鹿血、鹿鞭等保健物品,还需要鹿肉、鹿筋、鹿尾等美味佳肴。
    因此,杨琦便打算去旧瑷珲城一趟,缴获的卢布得拿到城里兑换成银子,而且家里留着的鹿茸、鹿皮、鹿筋以及其他皮毛,都积攒了不少,也需要拿到城里卖掉。
    鹿肉,鹿鞭,鹿筋,牛肝菌,裙边,雪蛤,红参。

    汉字详情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NJX

    英文翻译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jīn [ji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ELB
    五行:
    仓颉: HBKS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