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鸞旂 ”。天子仪仗中的旗子。上绣鸾鸟,故称。
《汉书·贾捐之传》:“鸞旗在前,属车在后。” 颜师古 注:“鸞旗,编以羽毛,列繫橦旁,载於车上,大驾出,则陈於道而先行。” 南唐 冯延巳 《寿山曲》词:“鸳瓦数行晓日,鸞旂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亦泛指一般仪仗的旗子。 清 李慈铭 《蓬莱驿》:“看他雀屏深,鸞旗护,帐中居,蝉冕貂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鸞旂”。天子仪仗中的旗子。上绣鸾鸟,故称。
引《汉书·贾捐之传》:“鸞旗在前,属车在后。”
颜师古注:“鸞旗,编以羽毛,列繫橦旁,载於车上,大驾出,则陈於道而先行。”
南唐冯延巳《寿山曲》词:“鸳瓦数行晓日,鸞旂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亦泛指一般仪仗的旗子。 清李慈铭《蓬莱驿》:“看他雀屏深,鸞旗护,帐中居,蝉冕貂褕。”
鸾旗的网络释义
鸾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羉(
)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2) 同本义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3) 又
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 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离为鸾。——《春秋元命苞》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 丹穴之凤凰。—— 张衡《东京赋》
(4) 又如:鸾俦(佳侣。鸾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帚(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鸾皇(鸾和皇,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皇,通凰);鸾鸟(神鸟名。凤凰之属);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贤能,俊美或良善的人);鸾音鹤信(鸾鹤传来的音信。指上天的信息)
(5) 指车衡上的金属铃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小雅·庭燎》
(6) 通“銮”。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诗·大雅·丞民》
锡、鸾、和铃,昭其声也。——《左传·桓公二年》
(7) 又如:鸾带(缀有小铃铛的带子);鸾仗(装饰有金属铃的帝王坐车);鸾车(装有金铃的车子。行走时声如鸾鸣)
(8) 有鸾饰的车子
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逸周书·月令》
鸾车速风电,龙马无鞭策。——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9) 又如:鸾辂(帝王的车驾。同鸾路);鸾路(即鸾辂);鸾軿(贵族妇女乘坐的有帷幕的车)
(10) 指夫妇 。如:鸾凤(喻夫妇);鸾凤和鸣(形容乐声美妙和谐;亦比喻夫妻感情和谐);鸾交凤友(比喻男女情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词
号令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其 | 渠之 | 羣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gi/g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