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鸭罏 ”。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晴日满窗鳧鶩散, 巴 童来按鸭炉灰。” 清 陈维崧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宁董文友赋》词:“迴廊碧甃芭蕉叶,鸭罏瑞脑薰犹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鸭罏”。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引宋范成大《西楼秋晚》诗:“晴日满窗鳧鶩散, 巴童来按鸭炉灰。”
清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宁董文友赋》词:“迴廊碧甃芭蕉叶,鸭罏瑞脑薰犹热。”
鸭炉的网络释义
鸭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禽名。俗称鸭子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 》
(3) 属于鸭科的各种游禽,有短的颈和腿,躯体略扁形,喙多半宽而平,跗节前面覆有小盾片,雌雄各有不同羽衣。如:鸭黄(指小鸭。其毛黄色,故称);鸭栏(关鸭场地周围的栅栏)
(4) 对其妻有外遇者的称呼 。如:鸭黄儿(骂人话。即王八蛋;乌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ah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
鑪,金鑪也。——《说文》
炉,火所居也。——《声类》
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
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
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
(3) 又
炉上有壶。
(4) 又
为炉,为壶。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
(7) 香炉、熏炉 。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
量词
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如:一炉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