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棍

yā zuǐ gùn [ ya zui gun]
繁体 鴨嘴棍
注音 一ㄚ ㄗㄨㄟˇ ㄍㄨㄣˋ

词语释义

古代武器名。一端是手柄,另一端由两块铁片组成,状如鸭嘴。亦可作刑具。

词语解释

  1. 古代武器名。一端是手柄,另一端由两块铁片组成,状如鸭嘴。亦可作刑具。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五章:“那手持鸭嘴棍的皂隶,则双手把棍子向公案前一举,喊道:‘大人验刑。’”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二五章:“他们扎上红头巾,系上红腰带,拿着扎枪、腰刀、朴刀、大刀、铁箍棒、鸭嘴棍、虎头钩、三节鞭等等武器,很是威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武器名。一端是手柄,另一端由两块铁片组成,状如鸭嘴。亦可作刑具。

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五章:“那手持鸭嘴棍的皂隶,则双手把棍子向公案前一举,喊道:‘大人验刑。’”
鲍昌《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二五章:“他们扎上红头巾,系上红腰带,拿着扎枪、腰刀、朴刀、大刀、铁箍棒、鸭嘴棍、虎头钩、三节鞭等等武器,很是威武。”

鸭嘴棍的网络释义

鸭嘴棍

  • 鸭嘴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古代武器名。
  • 汉字详情

    [ya]
    部首: 514
    笔画: 10
    五笔: LQYG
    五行:
    仓颉: WLPYM
    四角: 67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禽名。俗称鸭子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 》

    (3) 属于鸭科的各种游禽,有短的颈和腿,躯体略扁形,喙多半宽而平,跗节前面覆有小盾片,雌雄各有不同羽衣。如:鸭黄(指小鸭。其毛黄色,故称);鸭栏(关鸭场地周围的栅栏)

    (4) 对其妻有外遇者的称呼 。如:鸭黄儿(骂人话。即王八蛋;乌龟)

    英文翻译

    duck; Anas species (va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aap3 ngaap3
    ◎ 潮州话:ah4

    宋本广韵

    zuǐ [zu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HXE
    五行:
    仓颉: RYPB
    四角: 62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动词

    (1) 说话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英文翻译

    mouth,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2
    ◎ 客家话:[宝安腔] zui3 [海陆丰腔] choi5 zui3 [东莞腔] zui3 [沙头角腔] zoi5 [客语拼音字汇] zoi4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oi5 zui3 [梅县腔] zhoi5 zui2 zui3 [陆丰腔] choi5 z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即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cyex/zvee
    gùn [gun]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JXX
    五行:
    仓颉: DAPP
    四角: 46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棍棒

    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

    (2) 又如: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3) 品行很坏的人

    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4) 又如: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老光棍);讼棍;棍徒(恶棍,无赖之徒);棍骗(无赖,拐骗);棍蠹(无赖汉)

    英文翻译

    stick, cudgel; scoundre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3
    ◎ 客家话:[梅县腔] gun5 [宝安腔] gun5 [东莞腔] gun5 [海陆丰腔] gun5 [客英字典] gwun5 [陆丰腔] gun5 [客语拼音字汇] gun4 [沙头角腔] gun5 [台湾四县腔] g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本上聲合口一等ɣuənghuonx/hu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