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凑

lín còu [ lin cou]
繁体 鱗湊
注音 ㄌ一ㄣˊ ㄘㄡˋ

词语释义

亦作“鳞辏”。

词语解释

  1. 亦作“ 鳞輳 ”。犹鳞集。

    《晋书·姚兴载记下》:“ 广平公 弼 姦凶无状,潜有陵夺之志,陛下宠之不道,假其威权,倾险无赖之徒,莫不鳞凑其侧。”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市井》:“城外惟 上新河 、 龙江关 二处为商帆贾舶所鳞輳, 上河 尤号繁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鳞輳”。犹鳞集。

《晋书·姚兴载记下》:“广平公弼姦凶无状,潜有陵夺之志,陛下宠之不道,假其威权,倾险无赖之徒,莫不鳞凑其侧。”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市井》:“城外惟上新河、龙江关二处为商帆贾舶所鳞輳, 上河尤号繁衍。”

鳞凑的网络释义

鳞凑

  • 鳞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n còu,是指鳞集。
  •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810
    笔画: 20
    五笔: QGO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MFDQ
    四角: 2915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鱼,粦( lìn)声。本义:鱼甲)

    (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4)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

    (7)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9)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11) 姓

    英文翻译

    fish scale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 潮州话:罗因5 罗安5 ,ling5 lang5(lîng lâng) [揭阳]lêng5 lang5(lêng lâng)

    宋本广韵

    còu [cou]
    部首: 204
    笔画: 11
    五笔: UDWD
    五行:
    仓颉: IMQKK
    四角: 35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2) 同本义

    凑,水会也,聚也。——《广韵》

    凑,水上人所会也。——《 说文》。

    顺波凑而下降。——《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

    (3) 聚集

    趋舍相凑。——《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凑队(集合在一起);凑聚(集合,聚集);凑泊(凝聚,结合);凑会(聚集,会合)

    (5) 奔向;趋

    衰世凑学。——《淮南子·精神》。注:“趋也。”

    (6) 又如:凑亟(急切);凑手不及(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料,来不及应付)

    (7) 挨近;靠拢 。如:凑口馒头(快到嘴的馒头);凑密(稠密)

    (8) 碰;趁 。如:凑斗(凑巧);凑手(得手);凑四合六(十分巧合);凑付(应付;将就)

    (9) 拼凑成 。如:凑数

    英文翻译

    piece together, as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u5 [客英字典] ceu5 [东莞腔] ceu5 [梅县腔] ceu5 [宝安腔] ciu5 [海陆丰腔] ceu5
    ◎ 潮州话:cou3 (tshòu)

    宋本广韵

    鳞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