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鱻鱼”。活鱼;新鲜的鱼。
《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 郑玄 笺:“鲜鱼,中膾者也。” 汉 张衡 《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薌重秬、滍皋香秔、归鴈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故使鲜鱼出於潜渊,芳旨发自幽巷。”《水浒传》第三八回:“今日的活鱼还在船内,等鱼牙主人不来,未曾敢卖动,因此未有好鲜鱼。” 清 杨米人 《都门竹枝词》之六九:“果馅餑餑要澄沙,鲜鱼最贵是黄花。” 徐朝夫 《孤鹜》:“ 满月湖 有两条鲜鱼船,来回交错向县城输送鲜鱼。”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鱻鱼”。活鱼;新鲜的鱼。
引《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
郑玄笺:“鲜鱼,中膾者也。”
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华薌重秬、滍皋香秔、归鴈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
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故使鲜鱼出於潜渊,芳旨发自幽巷。”
《水浒传》第三八回:“今日的活鱼还在船内,等鱼牙主人不来,未曾敢卖动,因此未有好鲜鱼。”
清杨米人《都门竹枝词》之六九:“果馅餑餑要澄沙,鲜鱼最贵是黄花。”
徐朝夫《孤鹜》:“满月湖有两条鲜鱼船,来回交错向县城输送鲜鱼。”
鲜鱼的网络释义
鲜鱼
鲜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xiān
名词
(1) (会意。从鱼,从羊。“鱼”表类属,“羊”表味美。本义:鱼名。出貉国)
(2) 假借为鱻。鲜鱼,活鱼
冬宜鲜羽。——《礼记·内则》。注:“生鱼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河上公注:“鲜,鱼。”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
冬宜鲜羽。——《礼记》
(3) 又如:鲜眼(像鱼那样的圆眼);鱼鲜;海鲜;鲜脍(切细的鲜鱼肉);鲜鳞(活鱼);鲜羽(活鱼和活鸟)
(4) 鲜美的食物
惟君用鲜。——《左传·襄公三十年》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唐玄宗《幸凤泉汤》
(5) 又如:时鲜;尝鲜;鲜肥(鱼肉类美味肴馔);鲜食(鲜活的食品);鲜杀(活杀的猎物)
形容词
(1) 新鲜
炰鳖鲜鱼。——《诗·大雅·韩奕》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腊鲜兽皆如初。——《仪礼》
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屡见不鲜;数见不鲜;鲜食(新鲜的食品);鲜兽(新杀的禽兽)
(3) 鲜艳 。如:鲜妆(鲜明美丽的打扮);鲜衣(华美的衣服)
(4) 鲜明;明洁,洁净
衣服常鲜于我。——《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5) 又如:鲜色(清新美丽的颜色);鲜新(清新)
(6) 味美
饫肥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无鲜肥滋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 又如:鲜爽(鲜美爽口);鲜脆(鲜美脆嫩);鲜香(鲜美芳香)
(8) 独特 。如: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和别人都不一样
(9) 夭折的,早死的
葬鲜者自西门。——《左传·昭公五年》
(10) 另见
xiǎn
形容词
(1) 非常少,很不多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宋· 周敦颐《爱莲说》
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
动词
(1) 缺少;不足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动词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