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叉

yú chā [ yu cha]
繁体 魚叉
注音 ㄩˊ ㄔㄚ

词语释义

1.鱼具名。捕鱼用的叉。 2.兵器名。

词语解释

  1. 鱼具名。捕鱼用的叉。

    明 袁宏道 《散木和前诗仍用韵答》:“小雨润苔枯,鱼叉集晓湖。” 宋传恩 《绿水悠悠·打雁者》:“ 春 像其他孩子一样,拿着小鱼叉在湖边转悠。”

  2. 兵器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军器有拏子,有鱼叉,有木老鸦。拏子、鱼叉以竹竿为柄,长二三丈,短兵所不能敌。”

引证解释

⒈ 鱼具名。捕鱼用的叉。

明袁宏道《散木和前诗仍用韵答》:“小雨润苔枯,鱼叉集晓湖。”
宋传恩《绿水悠悠·打雁者》:“春像其他孩子一样,拿着小鱼叉在湖边转悠。”

⒉ 兵器名。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军器有拏子,有鱼叉,有木老鸦。拏子、鱼叉以竹竿为柄,长二三丈,短兵所不能敌。”

鱼叉的国语词典

叉形的捕鱼工具。亦作兵器使用。

鱼叉的网络释义

鱼叉 (捕鱼工具)

  • 一种从原始部落就开始使用的生产工具,用于捕鱼。
  • 鱼叉造句

    可携带的武器种类非常之多,主要包括“鱼叉”反舰导弹、“哈姆”反辐射导弹、“斯拉姆”远程空地导弹、激光制导弹和普通炸弹。
    本周谷歌披露说,一次来源于中国的网络攻击,通过使用一项“鱼叉式网络钓鱼”技术提取那些粗心大意的谷歌邮箱用户的账号密码。
    每一个鱼叉状倒钩,都依次拥有一排更小,扁平的鸟的小羽枝。
    公司负责预报护卫舰的动态、鱼叉系统、界面和综合情况。
    而另外一道九孔鲍则是稍显慵懒,需要用叉子把鲍鱼叉住,然后一口口细细咀嚼,其中的绵长就在这个秋天的夜晚闪烁。
    将线轮上渔线拆下穿在鱼叉箭的尾翼处。
    他早就把鱼叉准备停当,叉上的那卷细绳子给搁在一只圆筐内,一端紧系在船头的系缆柱上。
    首先,环保斗士普京与生物学家们一起横穿北太平洋追踪一条灰鲸,持劲弩射鱼叉取皮样。
    河水没有污染,捕鱼的方式用网捞,用鱼钩钓,用鱼叉叉,丝挂子挂都是一些古老的捕鱼方式。
    你泄题,作弊!鱼叉老沙愤怒地指着我,当我一抬手时,他的手指又缩了回去。
    等船非常接近鲸鱼时,鱼叉手就以鱼叉向牠投射。
    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石网坠、骨鱼钩、鱼叉等捕捞工具,鱼或动物的形象也进入了彩陶艺术制品中,网格装饰纹样更是常见,都能证明伏羲时代畜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你拿着鱼叉跳下水的那会儿,你考虑过该怎么干吗?
    至于会不会沉船入侵者的双涡轮和甩尾发射鱼叉足以打败三叉戟,挥舞着战士和捕获的鲨鱼蓝关键吗?
    他们把鱼具从船上拿出来,老人把桅杆扛在他的肩膀上,小男孩抱着木箱子,里面装满了一卷卷结实的棕色绳索、鱼钩和带柄的鱼叉。
    鱼叉,放在肉叉左边。因为最先使用,所以摆在左边最外头。
    他们试图把鱼叉刺进鳐鱼体内,以防它猛摆那蜇人的尾巴报复。
    他命令属下的飞行员用鱼叉和拖缆绑住步行机的长腿。
    老人用他偶尔着得清的眼睛仔细望着。接着他把鱼叉上的绳子在船头的系缆柱上绕了两圈,然后把脑袋搁在双手上。
    方法二围绕鱼叉中心点是否据有支撑或阻挡的能量。

    汉字详情

    [yu]
    部首: 810
    笔画: 8
    五笔: QG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WM
    四角: 27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动词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英文翻译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宋本广韵

    chā,chà,chǎ,chá [cha,cha,cha,cha]
    部首: 228
    笔画: 3
    五笔: CYI
    五行:
    吉凶:
    仓颉: EI
    四角: 77403

    详细解释

    chā

    动词

    (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3) 又如:叉手

    (4) 刺;扎取 。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3)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4)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如:打个叉

    (5) 另见 chá;chǎ;chà

    chá

    动词

    (1) 挡住,卡住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chā;chǎ,chà

    chǎ

    动词

    (1) 分开,成叉形 。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2) 另见 chā;chá;chà

    chà

    动词

    (1) 用同“岔”。分岔 。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3) 另见 chā;chá;chǎ

    英文翻译

    crotch; fork, p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1 [陆丰腔] ca1 [梅县腔] za5 ca1 [宝安腔] ca1 [客英字典]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沙头角腔] ca1 [海陆丰腔] ca1 [东莞腔] ca1
    ◎ 潮州话:cê1 ca1 (chhe tsh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ʧʰaichre/ch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