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障

mó zhàng [ mo zhang]
注音 ㄇㄛˊ ㄓㄤˋ

词语释义

魔障 mózhàng

(1) 佛教用语,恶魔所设的障碍,也泛指波折

barrier set by the devil;evil influence

词语解释

  1. 亦作“ 魔瘴 ”。佛教语。为梵文的音义双译词。修身的障碍。泛指成事的障碍、磨难。

    宋 董嗣杲 《近苦多故坐病乏药》诗:“魔障在前无妄想,飢寒随处肯言贫。”《全元散曲·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受坎坷,遭魔障,则为这板障娘娘,两箇怎生成双!”《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你本是有大根基的人,只因为贪恋利欲,埋没了你的智慧,生出无穷的魔障。”《天安门诗抄·热血涌心潮二》:“雄心除鬼蜮,壮志扫魔瘴。”

  2. 谓为人设置障碍,使其无法修行成道。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四折:“[六贼上云]奉师父法旨,魔障 任屠 ,走一遭去!”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我一路上与你説的前庙那和尚便是,你如今魔障此人,还了俗,娶了你,他若为官,你就是一位夫人县君也。”

  3. 引申为极力纠缠,诱使背离正道。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哎,你一箇鬼精灵会魔障这生人意。可知我这个酒糟头不识你这拖刀计。”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今有 佛印禪师 密遣花间四友,前去 玉春堂 魔障 东坡学士 。”

  4. 指隔阂不通。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张正夫 以‘气’论 李易安 《声声慢》词)甚陋,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雋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魔瘴”。佛教语。为梵文的音义双译词。修身的障碍。泛指成事的障碍、磨难。

宋董嗣杲《近苦多故坐病乏药》诗:“魔障在前无妄想,飢寒随处肯言贫。”
《全元散曲·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受坎坷,遭魔障,则为这板障娘娘,两箇怎生成双!”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你本是有大根基的人,只因为贪恋利欲,埋没了你的智慧,生出无穷的魔障。”
《天安门诗抄·热血涌心潮二》:“雄心除鬼蜮,壮志扫魔瘴。”

⒉ 谓为人设置障碍,使其无法修行成道。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六贼上云]奉师父法旨,魔障任屠,走一遭去!”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我一路上与你説的前庙那和尚便是,你如今魔障此人,还了俗,娶了你,他若为官,你就是一位夫人县君也。”

⒊ 引申为极力纠缠,诱使背离正道。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哎,你一箇鬼精灵会魔障这生人意。可知我这个酒糟头不识你这拖刀计。”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今有佛印禪师密遣花间四友,前去玉春堂魔障东坡学士。”

⒋ 指隔阂不通。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 张正夫以‘气’论李易安《声声慢》词)甚陋,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雋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

魔障的国语词典

妨碍修行的内在或外在因素。

魔障的网络释义

魔障

  • 魔障,佛教用语,它指修行人于修行中由恶魔所设的障碍;也泛指由别人所致的波折,磨难。
  • 形容一个人对某一样事物十分着迷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可以理解为痴迷或犯神经。贬义,通常用于嘲讽他人,流传于北方广大地区。
  • 魔障的翻译

    英语: Mara (the demon of temptation)​

    魔障造句

    此后你也不必再去牵惹她,反招自己的魔障。
    他的身相是对那些顽固不化、执迷不误、受魔障遮蔽的众生而变化的,以喝醒众生和吓退魔障。
    吹雪又漫过流霜,记忆寻一方土壤,琴声入松堂,剑魄里委顿的往事悲凉,犹记得黑发白裳,翻云覆雨江湖闯,夕影袖间藏,逃不开的是刀剑相向,掌线曲折刻画魔障,心若苍茫悲欢如浪,焚香在北邙,听风祝颂和梵唱。
    原来我也能入魔障之境……西子情。
    柳子语看了一眼笨口拙舌的萧然,扑哧一笑“好了,你也别愁眉苦脸的,相比其他级别超强者的魔障,我算是好很多了,大不了让你占点便宜嘛……”。
    其实最危险的是人心,人心一旦动荡摇摆不定,即使锦衣玉食、高枕无忧,依旧难以逃脱魔障心魔的束缚。
    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第二种魔称为“五蕴魔”,也称为“五阴魔”,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产生的魔障。
    掌线曲折刻画魔障,心若苍茫悲欢如浪,焚香在北邙,听风祝颂和梵唱。
    这厮此刻已经入了魔障,疑邻盗斧,陷入了另一个极端你想干嘛?想看咱升斗小民出丑,在你们这些大族世家面前膜拜?做梦!抹了一把冷汗。
    病是晦气,上医院是扫晦气;病是灾气,上医院是消灾气;病是魔障,上医院是消灭魔障。祝你晦气、灾气、魔障全消除,情绪乐观是利器,早日康复,鬼魅不侵!
    地上是皑皑白雪,天上是一轮冷月,和师父的一席长谈驱散了我心中久久盘踞的魔障,我感觉自己重又回归宁静。
    龙腾虎跃凤朝阳,鬼哭狼嚎魔障生。
    五大明王又称为五大尊、五忿怒、五部忿怒,为九识所变,是五佛为降伏内外魔障所变现之教令轮身。
    教会外面黑雾早就围困了四周,看不到一个人影,浓厚的魔障妖氛直直冲向教堂。
    此五尊乃九识所变,系五佛为降伏内外魔障所变现之教令轮身。
    歌词中没有阴影魔障,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轻松面对事情,放弃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这样你便能免于千般魔障。
    单无助,连一个人看出戏都即时想起孤身只影,而无法从孤单寂寞中发掘出孤独的好处,包括自由,自在,难得一个人可以独自思考,无须任何人交待情绪的享受,就是没有破除世俗觉得一个人在餐馆吃饭很尴尬的魔障。
    为净除沉缅于痴迷的有情的罪孽污浊,愿所有设置魔障、使人迷途的鬼怪领受此等赎品供物,这便是他们所要的酬报。

    汉字详情

    [mo]
    部首: 903
    笔画: 20
    五笔: YSSC
    五行:
    仓颉: ICHUI
    四角: 002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麻声。本义:“魔罗”的略称。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

    (2) 同本义

    我自降魔转法轮。——王安石《南乡子》

    (3) 又如:病魔;魔道(佛家语。指天魔邪鬼活动的境域);魔女(魔界的女人);魔劫(命中注定的灾难);魔事(佛教指成道的障碍);魔天(魔道的天界);魔心(邪恶之心);魔浆(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

    (4) 恶鬼,怪物 。如:魔媪(假托鬼神、使用妖术的妇人);魔境(恶魔所居的境遇);魔头(恶魔的首领。也指邪道的首脑人物)

    形容词

    神奇;奇异 。如:魔云(带有妖气的乌云);魔眼;魔杖

    英文翻译

    demon, evil spirits; magic 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m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宝安腔] mo1 [海陆丰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东莞腔] mo1 [梅县腔] mo2 [陆丰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
    zhàng [zhang]
    部首: 212
    笔画: 13
    五笔: BUJH
    五行:
    仓颉: NLYTJ
    四角: 702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2) 同本义

    障,隔也。——《说文》

    蕃隔曰障。——《通俗文》

    陂障九泽。——《国语·周语》

    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

    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吕氏春秋》

    (3) 又如:障翼(遮挡掩护);障距(阻隔,壅蔽);障塞(阻塞不通);障隔(阻隔)

    (4) 阻挡;拒绝

    令而不行,谓之障。——《管子》

    (5) 又如:障海(阻挡水流入海);障壅(阻挡);障遏(阻挡,阻止);障害(阻碍,妨碍);障故(障碍变故)

    (6) 遮挡;遮蔽

    而障之以手。——《淮南子·精神》。注:“蔽也。”

    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南齐书·刘祥传》

    障隙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障日(遮蔽太阳);障覆(遮蔽覆盖);障蔽(遮蔽;遮盖);障袂(扬袖遮日);障庇(遮蔽庇护);障袖(以袖遮面)

    (8) 佛教用语。烦恼

    能碍圣道,说以为障。——《大乘义章》

    (9) 又如:障恼(烦恼);障难(烦恼苦难);障盖(烦恼)

    名词

    (1)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

    障,小城也。——《苍颉篇》

    为置吏筑障。——《汉书·朝鲜王满传》

    居一障间。——《史记·酷吏传》。正义:“谓塞上要险之处。”

    逾岷越障。—— 祢衡《鹦鹉赋》

    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班彪《北征赋》

    (2) 又如:障隧(边塞上的烽火台);障堡(边塞险要处的城堡)

    (3) 遮蔽物 。如:路障;障泥(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称);声障;风障;屏障;热障;障壁(屏障;墙壁);障扇(长柄扇);障面(折扇的别称)

    (4) 步障,布帷或屏风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唐· 白居易《胡旋女》

    (5) 又如:障幕(帷幕)

    (6) 幛子 ,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出地标图,临流写障。——唐· 李庾《东都赋》

    手提新画青松障。——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英文翻译

    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ong5 [客英字典] zhong5 [客语拼音字汇] zong4 [梅县腔] zhong1 [陆丰腔] zhong5 [东莞腔] zong5 [台湾四县腔] zong5 [宝安腔] z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