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

guǐ shén [ gui shen]
注音 ㄍㄨㄟˇ ㄕ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鬼与神的合称。

泛指神灵、精气。

偏指鬼;死去的祖先。

指形体与精灵。

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词语解释

  1. 鬼与神的合称。

    《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 泛指神灵、精气。

    《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 偏指鬼;死去的祖先。

    《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 指形体与精灵。

    《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 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引证解释

⒈ 鬼与神的合称。

《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韩愈《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⒉ 泛指神灵、精气。

《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
《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⒊ 偏指鬼;死去的祖先。

《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
《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⒋ 指形体与精灵。

《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 《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⒌ 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
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王充《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
《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
《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鬼神的国语词典

亡魂与神灵。

鬼神的网络释义

鬼神 (汉语词语)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鬼与神是不同的生物状态。鬼是各种生物死亡后产生的现象,法力大小不一,往往比神要小,甚至某些鬼魂还怕人等阳气充足的事物;而神泛指神仙,是天生存在或者各种生物通过修炼达到的一种具有种种非凡法术神力的状态。在中国各种传说里鬼神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触摸或看到的,但可以通过祈祷、祭祀等等方式与他们沟通。
  • 鬼神的翻译

    英语: supernatural beings
    德语: Geister, Dämonen (S)​
    法语: les démons et les divins

    鬼神造句

    迷信鬼神是愚昧的表现。
    出马仙用的是与灵体或鬼神沟通的语言,作法时的手势作用应该与佛门道家的手印类似,起到控制自身状态,控制天地能量或沟通鬼神的作用。
    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
    鬼神可敬不可恶,冤家宜解不宜结。
    富贵之家,鬼神瞰之,防微杜渐之首要,即在于戒除奢侈浪费的习惯。
    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为难了。
    谓吾心手出怪异,鬼神使之非人能。
    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让鬼神太为难了。
    神没什么可怕,就怕神魂颠倒;鬼没什么可怕,就怕鬼迷心窍;神鬼没什么可怕,就怕装神弄鬼;鬼神没什么可怕,就怕鬼使神差。鬼神祝你万圣节快乐!
    母爱是体贴、慰藉、宽容、理解、善良、慈祥的源泉。母爱之情,惊动天地,感泣鬼神。
    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接着我就听到了一声气壮山河史无前例惊天地泣鬼神的叹息——几千人的大合唱我听过,几千人的大合叹我却是生平第一次听到,真是让我开了耳界。我安慰自己死的时候又多了个证明我这一辈子没白活的理由。
    以祭祀活动作为创作出发点的郊庙歌辞,在内容上重在描述和表现人与天地、鬼神之交往、沟通,其敬天、亲人的内在精神与祭祀本身的内涵是相一致的。
    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九天舞,舞九天,一舞天地一蹁跹;二舞天昏地也暗,三舞天风彻月寒;四舞转动乾坤力,五舞沧桑一瞬间;六舞星辰随我转;七舞鬼神也靠边;八舞造化生死逆,九舞舞动九重天。九天舞,一舞一动天!风凌天下。
    老子不信鬼神,孔子半信半疑,子思有将鬼神化的倾向,而墨子则重建了天鬼宗教。
    孔子推崇周礼,而丧祭之礼侍奉的对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无神论观念在礼学中处于两难境遇。
    曾哥至,绵羊音稍出,巨厦轰然崩摧,声侔鬼神,海水震荡,惮赫千里,民惊而坏都舍。

    汉字详情

    guǐ [gui]
    部首: 903
    笔画: 9
    五笔: RQC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I
    四角: 265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如:死鬼;老鬼

    (11) 姓

    形容词

    (1) 隐密不测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英文翻译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i3 [客英字典] kwui3 [海陆丰腔]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ui3 [梅县腔] gwi3 [陆丰腔] g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东莞腔] gui3 [宝安腔] g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kyoix/kvojkĭwəi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JH

    英文翻译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