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

gāo gū [ gao gu]
注音 ㄍㄠ ㄍㄨ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高价。 过高地估计。

词语解释

  1. 高价。

    《新唐书·食货志四》:“ 包佶 为 汴东 水陆运、两税、盐铁使,许以漆器、瑇瑁、綾綺代盐价,虽不可用者亦高估而售之。”

  2. 过高地估计。

    《旧五代史·汉书·王章传》:“郡官所请月俸,皆取不堪资军者给之,谓之‘闲杂物’,命所司高估其价。”

引证解释

⒈ 高价。

《新唐书·食货志四》:“包佶为汴东水陆运、两税、盐铁使,许以漆器、瑇瑁、綾綺代盐价,虽不可用者亦高估而售之。”

⒉ 过高地估计。

《旧五代史·汉书·王章传》:“郡官所请月俸,皆取不堪资军者给之,谓之‘闲杂物’,命所司高估其价。”

高估的国语词典

料想过高,超过实际的情况。

如:「你太高估他的能力了。」

高估的网络释义

高估

  • 高估,词语,读作“gāo gū”,指高价,过高地估计。
  • 高估的翻译

    英语: to overestimate, to overrate
    德语: überschätzen (V)​
    法语: surestimer

    高估造句

    至少依据这个指标观察,股票不再被明目张胆地高估了。
    想当初信誓旦旦要抱着最虔诚的心好好学习,但是今天代课的老师实在是太高估我们的能力了。
    但并不是说我们该到处自卖自夸,高估自己的能力。
    你可知道,人类总是高估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的价值。
    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在现实中,有人认为美元兑部分货币的汇价出现了低估,比如兑欧元;而兑另外一些货币权有所高估,例如人民币。
    你高估了我能忍受你的程度!
    值得引以为戒的是,受害者在提起诉讼时,要知道诉讼有风险,应正确估计自己的实际损失,用证据说话,切莫“高估冒算”,不然“十赔九不足”。
    什么被高估了、难以使用、或者恼人的?
    所谓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就是把商场竞争仅仅理解为资本实力的较量,却忽略了人心的向背和金钱以外的成本。
    我见过一些教练,狠批他们的学生的能力,防止他们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
    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马里奥·普佐。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丹尼尔·卡尼曼。
    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作一团。你们要对这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别高估了自己的完美。
    上古,好像我高估了自己能承受的程度,也低估了你对我的恨。不过,这样也好,真的很好。
    很多创业者都高估了自己需要的创业资金数量。
    爱情是否被高估,那大概要看这个人是站在人生的高处还是低谷吧?如果正好是站在人生的高处,大概会觉得爱情没有那么高;而如果不小心站到人生的低谷,大概会希望爱情从上面伸出手来,将自己拉上去。
    你别总是高估自己的痛苦,看低自己的幸福,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感受。
    时间淘汰一切被现在的人认为不需要也不重要的事物。很多事物的价值最后被低估或者高估,并不客观。我们不知道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也经常缺乏耐心。
    不要高估正规教育的意义。的广告人从未过正规的广告学教育,事情履历比任何教育更有价值。

    汉字详情

    gāo [gao]
    部首: 1002
    笔画: 10
    五笔: YM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BR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 同本义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 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 长城南十五里。——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高平(指土地高而平);高丘(高的土山);高坛(高耸的祭坛);高燥(指土地较高而又干燥)

    (4) 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韩非子·五蠹》

    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史记·淮阴侯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高世(高出世人);高仙(崇高的仙人);高作(高着;绝招);高轨(高尚的规范、崇高的典范);高品(品德高尚的人,技艺高超的人)

    (6) 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晋书·孙楚传》

    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水浒传》

    (7) 又如:高邻(对邻居的敬称);高作(大作。对他人诗文的敬称);高喻(敬称他人的教谕);高诲(尊称别人的教诲)

    (8) 空泛,不切实际

    孔公诸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后汉书·郑太传》

    (9) 又如:高言(夸大不实的言论);高虚(官位高而不负实际责任);高沧(不实的言谈。即空谈)

    (10) 年长,年老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汉书·苏武传》

    (11) 又如:高寿;高龄

    (12) 高大;远大;盛大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醲而饫肥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13) 又如:高殿(高大的殿堂);高台(高大的楼台或台榭);高榭(高大的台榭);高坟(高大的坟墓);高廪(高大的米仓);高馆(高大的馆阁)

    (14) 声调激越

    有吏夜扣门,高声催纳粟。——唐· 白居易《纳粟》

    (15) 又如:高咏(吟咏时声音激越);高鸣(高声鸣叫)

    (16) 通“膏”

    (17) 肥沃,膏腴

    为人谨厚,然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高腴上贾。——《汉纪·孝成纪三》

    (18) 甘美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

    名词

    (1) 由下至上的距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2) 又如:标高;加高;增高

    (3) 高处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通“膏”。膏肓,古代医学指心下

    爰从寝疾,遽致高肓。——吴《寻阳公主墓誌》

    (5) 通“郊”。泛指城外,野外

    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礼记·月令》

    (6) 姓

    动词

    (1) 加高,提高

    高其闬闳,厚其墙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吾售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高发(官位高升);高捷(科举考试高中);高枕(加高枕头)

    (3) 尊崇,敬重

    世上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吕氏春秋》

    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汉书·地理志》

    (4) 远离,隐居

    赋诗归来,高蹈独善。——南朝宋· 颜延年《陶征士诔》

    (5) 又如:高步(脱离世俗,迈向高远的理想);高逝(远离世俗,不求名利;远去);高声栖(远居山林,不问俗事);高遁(避世而隐居山林)

    英文翻译

    high, tall; lofty, elev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go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u1 [台湾四县腔] go1 gau1 [沙头角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o1 [海陆丰腔] go1 gau1 [梅县腔] gau1 go1 [客英字典] gau1 [东莞腔] gau1 [陆丰腔] go1 [宝安腔] gau1
    ◎ 潮州话:gau1 <姓>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勞平聲開口一等kaukɑu
    gū,gù [gu]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D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JR
    四角: 24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古声。本义:物价)

    (2) 同本义

    乃高盐直,贱帛估。——《新唐书·陆长源传》

    (3) 通“贾”。商人

    莫复临时不寄人,漫道江中无估客。——《玉台新咏·梁元帝·别诗》

    (4) 又如:估人(商人)

    (5) 市场税

    估税悉除,市无二价。——《晋书·甘卓传》

    (6) 又如:估税(古代的一种市场税)

    动词

    (1) 引申为估价,估量 。如:高估其价;估产;估评(估价);估单(估计货物价值运费等的清单。即估价单)

    (2) 〈方〉∶逼迫;强迫

    硬要估住他赔。——艾芜《猪》

    (3) 又如:估打成招;估逼(催逼;强逼)

    (4) 用同“鼓”。凸起;涨大

    卫先生估着眼道:“前科没有文章。”——《儒林外史》

    (5)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erchant; estimate, guess, presume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g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3 [东莞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台湾四县腔] gu1 gu3 [梅县腔] gu3 gu5 [宝安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海陆丰腔] gu1 gu3
    ◎ 潮州话:gou1 gou2 (kou k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